第14版:两会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3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市长 黄奇帆

  ■ 巩固和发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 继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拓展内陆开放广度和深度

  重庆市作为西部地区惟一的直辖市,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中央扩内需、促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态势,实现了“后入水、先上岸”,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今年是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重庆将坚持在加快发展中促转变,在扩大开放中促转变,在改革创新中促转变,在改善民生中促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巩固和发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改善投资和消费比例关系,逐步形成消费与投资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

  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问题是转变经济增长的模式。近年来,重庆市70%至80%的增长由投资拉动,今后一段时间里,重庆要努力扩大消费需求,通过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加大财政对改善民生、扩大消费的支出,逐步消除制约居民消费的制度性障碍,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重庆市将依托中心城市优势打造西部消费之都,加快建设会展之都、购物之都和美食之都,新建一批百亿商圈、百亿市场、百亿商贸企业,启动建设西部国际会展中心,规划建设重庆国际美食乐园,增强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合理布局并积极推进城乡商业网点建设。加快完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大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等政策落实力度,鼓励发展消费信贷,稳定扩大汽车、住房等大宗消费,发展物业、家政、养老等服务消费,开发文化娱乐、休闲旅游、体育健身等新型消费,推动消费结构升级。

  继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落实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抓好大项目、大产业、大基地建设,推动工业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是今后一段时间重庆工作的重点。我们将致力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将重庆打造成为亚洲最大的笔记本电脑基地、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中西部重要的重化工基地。

  首先是全力推进惠普及富士康、广达、英业达等笔记本电脑项目,推行“一头在内、一头在外”的加工贸易模式。加快长安鱼嘴基地、汽车综合试验场、长征重工铁路机车等项目建设,培育风电、特高压输变电、轨道交通等装备制造产业链,建成重钢600万吨精品钢材基地和西南铝大飞机配套材料基地,开工MDI一体化等项目。此外,主动推进新科技新产业革命,着力培育新能源汽车、物联网、风力发电、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自主创新,推进科技创新必须突出企业主体地位。重庆将推动产学研融合,促进科技、标准、品牌与产业同步发展,把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高到1.7%;支持科研院所和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质检中心建设;继续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加快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高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率;推动新能源汽车、LED灯具等新产品应用示范。

  拓展内陆开放广度和深度。将重庆打造成为内陆开放高地,需要着力打造一流的开放环境,加快建设国际贸易大通道,深化区域通关改革,搭建对外开放服务平台,优化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和人文环境。

  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和质量。重庆将围绕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采取产业链招商、点对点招商等方式,引进一批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实施东西联动,成批引进内需型加工制造企业;健全招商引资后续工作机制,确保签约项目顺利实施。

  多管齐下抓好加工贸易、服务贸易和一般贸易。通过加强口岸建设,降低物流成本,完善金融服务,强化人才支撑,增强对大项目、大企业的吸引力,促进加工贸易快速发展。坚持离岸与在岸并重,引进国际知名服务外包企业,发展软件开发等服务外包,巩固和提升国家服务外包基地的地位,带动服务贸易全面发展,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和短缺资源。

  此外,重庆市还要大力实施“走出去”,增强配置全球资源的能力。通过加强统筹规划,完善政策支撑体系,支持重庆优势企业参与境外资源开发,收购境外优质资产、研发机构、营销网络和知名品牌;依托重庆市对外经贸集团,提高对外工程承包、劳务输出规模和水平。

  (本报记者 谢 兴 冉瑞成整理)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