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两会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3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挥内河航运优势 挖掘内河航运潜力 助力发展方式转变 
  左图 重庆寸滩国际集装箱码头。          本报记者 薛志伟摄      右图 从长江上游驶来的多种船舶编队正在通过三峡工程五级船闸。          本报记者 薛志伟摄

  编者按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要以工业、交通、建筑为重点,大力推进节能,提高能源效率。

  内河航运具有运能大、占地少、能耗低、污染轻、成本低的优势。据统计,在德国,内河的运输成本是铁路的三分之一;在我国,从重庆到上海,通过长江、铁路、公路运输集装箱的单位运价比约为1:2:6;长江干线、铁路、公路每千吨公里运输周转量能耗比为1:2:14。

  近几年来,内河航运尤其是干线航运凭借其运能大、环保节约、区位优势和集聚效应特点,有力地带动了流域产业带的发展,促进形成了电力、钢铁、石化、汽车、机械、电子等产业沿江、沿河聚集的格局,在国家实施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和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其他运输方式高速发展相比,内河航运发展仍然滞后、相对薄弱,优势和潜能远未得到发挥,难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两会期间,许多代表、委员纷纷表示,加快内河航运发展,既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结构调整、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的战略选择,也是推进交通运输科学发展、低碳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任务。我国现阶段必须加强内河航道建设,加快内河航运发展,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加快立法步伐

  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中央委员、参政议政部部长王增祺———

  “近年来,我国内河航运也取得了不错的发展。但与公路、铁路、航空等运输方式的快速进步相比而言,内河航运的总体水平还相当落后,是综合运输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我国水上运输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最大的领域。”全国政协委员王增祺对记者说。他认为,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思想认识和投入不足、缺乏有力的法律依据以及运输比价的不合理。 

  王增祺委员表示,内河航运作为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运量大、占地少、能耗小、污染轻、成本低等比较优势。整治航道所需投资仅为铁路建设的20%—30%,内河运输成本仅为铁路的四分之一,而且基本不占或很少占用土地,“内河航运具备的自然特性,是其他运输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而且随着用地趋紧、资源约束影响加深,内河航运在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将更加重要,优势也将更加突出。” 

  如何推动内河航运快速发展?王增祺委员认为,要加快内河航运的立法步伐,推进航道法的立法进程。在一个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法治环境下,内河航运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据他介绍,我国于1987年出台的航道管理条例已经不能适应我国航道保护和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通过出台航道法来调整、保护和促进航道的发展,“目前,一些省市已经发布了地方性的航道法规和规章制度,从这方面而言,航道法的立法参考依据充分、立法基础已经具备。” 

      文/本报记者 李红光

加强体系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常委、秘书长赵光华———

  “2009年,我参加了内河航运的调研,沿着西江考察了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航运情况。”全国政协委员赵光华总结说,“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内河航运是我国的一个短板。但是无论从战略安全角度考虑,还是将其作为一种运输方式,都应该对内河航运引起高度重视。”

  赵光华委员表示,目前内河航运体系的建设还受到一定的制约。利用水力资源进行发电或者修建桥梁时,往往忽视了内河航运的建设。在广西、云南很多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些区域资源丰富、发展经济的心情很迫切,对于农作物、煤炭等运费成本较高的产品来说,水运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内河航运的发展不仅需要部门之间的统筹,还需要省际之间的沟通。”赵光华委员说,贵州省处于上游,货物运送需要经过广西,和广西的航道疏浚与交通指挥都息息相关,所以说航道的管理是个系统工程。

  “部门之间的统筹和省际之间的协调,需要有一个成熟的体系来支撑,这是一个国家工程,要明确国家航运水道和地方航运水道,分别应当有什么样的义务和责任以及战略规划,应该以一个怎样的战略和制度来保证实施。”赵光华委员说。

      文/本报记者 陈莹莹

拓宽融资渠道

  全国人大代表、大连海事大学校长王祖温———

  王祖温代表认为,应将加快内河航运发展列入“十二五”规划中,在编制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中,充分利用内河航运的优势,突出内河航运的作用,提高内河航运比重,构建协调合理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

  为了加快内河航运发展,王祖温代表建议,对内河航运建设投融资体制进行改革。探索政府投资法人化、法人投资公司化管理模式,打破了过去航运发展单纯依靠国家投资的格局,吸引了大量的社会资本投入水运建设。

  目前,交通部门每年用于水运建设的资金远远不能满足建设的需要,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没有稳定的资金,许多好的水运项目难以及时开工建设。

  如何创新思路、多渠道筹集内河航道建设资金?王祖温代表建议:

  首先,各级政府要承担起内河航运基础设施投资主体的责任,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

  第二,设立专门的内河航运建设筹资平台,由政府担保或提供贴息,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航道建设,综合考虑水运、铁路、公路、航空建设资金的筹集、使用。

  第三,统筹安排部门资金,将每年的增长性补助更多地用于支持内河航运发展。  

     文/本报记者 董 磊

形成长效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苏国萃————

  “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内河航运是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因此要从现实和历史的角度采取不同的措施,形成内河航运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内河航运健康发展。”全国政协委员苏国萃说。

  苏国萃委员认为,我国长期以来存在“九龙治水”的情况,从长远来看,一定要杜绝这些行为成为新的制约内河航运发展的因素,在实施过程中要使其对通航的影响减到最低。尤其是兴建水电设施的时候,一定首先考虑防洪、通航等公共利益,其次才是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发展方向的前提下,一定要探索内河航运发展的长效机制。”苏国萃委员指出,首先必须在国家层面建立高层协调机制,协调各个部门的利益取向。其次要加快航道法立法进程,使航道保护和发展有法可依。此外要提高地方政府投资的积极性,并探索社会资本投资内河航道的长效机制,加快内河航道建设。

  苏国萃委员还指出,要使科技成为内河航运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要通过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增加通航设备,而且要优先使用技术比较成熟、通过能力高的船闸,不推荐使用技术不完全成熟、通过能力较差的升船机,恢复被中断河流的通航。同时要加强对港口、码头等设施的技术改造,加快船型标准化的推广,实现内河航运的现代化。 文/本报记者 薛志伟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