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两会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3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明确重点 拓展发展新空间
———访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
本报记者 钟华林

 ■ 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拓展发展新空间

 ■ 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强自主创新,培育新的增长点

 ■ 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统筹城乡发展,创造发展的新动力

 ■ 着力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构建开放新格局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战略任务又是当务之急;既需要坚持不懈打持久战,又需要主动有为打攻坚战。作为西部内陆省份,四川面临着做大经济总量和提高发展质量的双重任务,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加强战略思考,明确主攻方向,把握工作重点,从发展大势中寻求发展机遇、拓展发展空间、增添发展动力,努力在推进科学发展上走在前列。

  抢占发展制高点,创造发展新优势,关键要顺应和把握发展大势。综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四川近几年来在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客观上又为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难得机遇。我们要紧紧抓住机遇,主动有为地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解决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和增长后劲问题,使四川省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我们要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拓展支撑四川持续快速发展的新空间。就四川来讲,不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不但会拉大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而且会丧失传统的优势领域。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为主导,着眼国际国内产业分工和发展趋势,立足四川省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抓紧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能源、资源日益紧缺的形势下,我们要把科学开发资源作为谋划产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加紧完善资源开发整体规划,创新资源开发模式,布局一批重大资源开发项目,集聚有科技实力、经济实力的大企业进行集约开发、深度开发。依托骨干企业和重点园区,在提高产业关联度和集中度上狠下功夫,壮大优势产业、骨干企业和重点园区。加快“生态四川”建设,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们要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强自主创新,培育支撑四川持续快速发展的新增长点。四川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多,拥有一大批高科技产业园区和科技创新型企业。要着眼于提高发展竞争力和抢占发展制高点,充分挖掘和发挥四川的科技人才资源优势,集中力量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推动四川省经济发展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整合科技资源,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成都高新区、绵阳科技城和德阳重型装备制造基地建设,打造西部重要的科技创新产业化基地。要合理确定主攻方向和发展目标,科学编制四川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积极支持以节能环保为核心的低碳技术、绿色制造技术及装备等研发生产。把节能减排装备的研发制造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切入点,尽快形成装备制造生产能力和规模,主动抢占发展低碳经济创造的新市场,带动一批相关产品和产业兴起。积极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延长产业产品链条,尤其是提升战略资源开发的科技水平和综合效益。

  我们要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统筹城乡发展,创造支撑四川持续快速发展的新动力。推进城镇化是扩大内需最巨大的潜力所在,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四川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落后于全国水平。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规划全省城镇体系,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快推进成都平原、川南、攀西和川东北“四大城市群”建设,充分发挥城镇化在集聚人口和经济、扩大内需、促进就业、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村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吸纳有条件的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转为城镇居民。以建设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契机,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统筹城乡发展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途径。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依托城镇布局产业园区,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城乡经济互动共促,构建现代新型城乡形态。

  我们要着力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构建支撑四川持续快速发展的开放新格局。近年来,我们加大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工作力度,有效承接产业转移,积极推动区域合作,外经外贸实现逆势上扬。我们要抓住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机遇,把握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新定位,继续办好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积极吸引投资者参与重大基础设施、特色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治理和民生项目建设。依托优势资源,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推进资源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抓住开展灾后重建对口支援的机遇,构建与对口支援省市的长期合作机制,扩大与东中部地区的经济合作。积极推进区域合作,加快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加强同周边省区市的合作,主动融入泛珠三角合作,有效对接长三角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区域合作,大力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