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响起来·国家级大奖作品背后的故事 ①
编者按 多年来,在一代代文艺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一大批深入群众内心的经典文艺作品不断涌现。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日益加快,我国文化生产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众多获得国家级文化大奖的作品实现了“叫好又叫座”,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如经典歌剧《洪湖赤卫队》,历经50年久演不衰,勇闯市场,不断创新,用公演上千场的成绩探索出一条民族歌剧生存发展的可行路径。像《洪湖赤卫队》这样的作品还有很多,我们将一一为大家展现其精彩探索,以期为当前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生动案例。
半个世纪锤炼雕琢
“‘戏保人’,‘人促戏’,才能给观众不间断的、高水准的艺术享受。”
每到仲夏时节,洪湖天高水阔,碧波荡漾,呈现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洪湖市瞿家湾镇渔民李玉新和同伴们像往常一样来到洪湖岸边的蓝田景区,参加《洪湖赤卫队》的实景演出。从2000年到现在,每个夏天周末参加演出已经成为瞿家湾镇渔民生活中的一部分。
和李玉新一起,在这里,游客们不仅能欣赏到歌剧《洪湖赤卫队》片断,更能拿起“大刀”,亲身体验当年赤卫队员与敌人战斗的豪情。
在剧院里演出的歌剧《洪湖赤卫队》同样大受欢迎。从《小曲好唱口难开》、《洪湖水,浪打浪》到《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记者在现场深切感受到观众对该剧喜爱之情。现场经常能听到观众边听边会心地说:“对,是这个味。真好听。”
“能取得这样好的效果,得益于我们几代人半个世纪锤炼雕琢。”湖北省文化厅厅长杜建国告诉记者:“我们不仅把《洪湖赤卫队》当成精品不断‘打磨’,而且有意识地将《洪湖赤卫队》当做我们培养新人的平台,这样才有了‘四代韩英’,她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绝活,‘戏保人’,‘人促戏’,才能给观众不间断的、高水准的艺术享受。”
李祝华是第二代韩英的扮演者,也是《洪湖赤卫队》复排导演,她介绍说,在1976年、1989年及1999年,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先后对《洪湖赤卫队》进行了三次复排,尤其在1999年的第三次复排中,创作人员对这部经典作品进行了大胆的修改尝试:新版删掉了很多复杂的交代,简化了台词,演出缩短到两个多小时,将戏剧的高潮和音乐高潮统一在第五场《牢房》之中,这样更能体现该剧的艺术魅力。李祝华导演谈到此,很兴奋地说,这部1959年推出的红色经典剧,经过不断的艺术加工,不但吸引了大批具有怀旧情结的老观众,还抓住了不少年轻观众的心。对《洪湖水,浪打浪》著名唱段的加工,也使她兴奋不已。“在保持原作风格基础上,复排时我们把它发展为重唱、合唱等多种形式。在三场不同场次出现,让它第一遍秀美、第二遍壮丽、第三遍辉煌,大大增强了其艺术感染力与表现力。”
李祝华告诉记者,在视觉冲击的营造上,“新版”《洪湖赤卫队》也颇下了一番功夫。全新设计制作的舞美背景和精致道具,使舞台上的战斗场景更加波澜壮阔地呈现,而洪湖鱼米乡如梦如幻的美丽风光也带给观众唯美的视觉享受。波光荡漾的湖面,茂密的芦苇荡,营造出的水乡风光带了更为震撼的艺术效果。在现代化舞台技术及灯光的使用下,新版《洪湖赤卫队》不仅让老一辈观众重感革命气息,同时也让年轻的观众感到耳目一新。
李祝华说,这几年《洪湖赤卫队》几乎年年进京演出,次次引起轰动。2009年国庆60周年期间,为了给首都观众奉献一台精美的民族歌剧演出,我们舞美又增投资,乐队编制再次扩大,演员阵容也做出了调整,堪称集剧院精华,倾情打造的一次演出,使首都观众都感受到了民族歌剧所焕发的崭新生机。
传承发扬民族特色
“《洪湖赤卫队》最大的成功在音乐,最大的亮点是歌,好听、好唱,是音乐的魅力使之流传。”
《洪湖赤卫队》堪称是湖北歌剧舞剧院的传家宝。自从该剧1959年于北京首演成功,中国歌剧也迎来了历史上的第一次高潮。当年万口传唱《北风吹》,处处皆闻《洪湖水》,哪个不知道《刘三姐》,谁家不哼《红梅赞》,这样的一个盛况至今仍然在许多人的心目中记忆犹新。
音乐理论家田青认为,湖北歌剧舞剧院的《洪湖赤卫队》之所以能够在50年演出近千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特别是它的优美的旋律极具中国文化个性。
乐评人金兆钧持同样观点。他说,《洪湖赤卫队》能够在今天取得这样的市场成绩,充分说明了民族歌剧艺术的魅力,也为民族歌剧的发展和创作提供了种种有益的启示。《洪湖赤卫队》在创作上成功地从中国传统的戏曲吸取了很多营养。其二,是音乐语言上民族化和个性化。当年王玉珍主演的《洪湖赤卫队》之所以受到欢迎,很重要的就是她略带方言的演唱风格,非常有个性,也非常符合剧情的需要。
“《洪湖赤卫队》最大的成功在音乐,最大的亮点是歌,好听、好唱,是音乐的魅力使之流传。虽是革命剧,但不是脸谱化的,并没有一味说教,剧中所表现出来的对理想的追求,对信念的坚守,对英雄主义的褒扬,同样也符合当代人的价值观,极具感召力。真挚深刻的精神内涵,加上完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如春风化雨般沁入人心,魅力长久。”湖北省文化厅厅长杜建国说。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中,中国歌剧进入了继《白毛女》之后又一次创作高潮,涌现出了一大批反映革命英雄事迹、民间故事、抗战生活的作品。而《洪湖赤卫队》从众多剧目中脱颖而出,这让当时仅是个地方小团队的湖北省歌剧舞剧院的前身———湖北省实验歌剧团始料未及。
“以张敬安、欧阳谦叔为首的一批老艺术家,多次深入洪湖,和当地的渔民、农民以及老赤卫队员们生活在一起,集合江汉平原的所有音乐元素,不断修改创新,形成了1959年的那个版本。我们这剧是用歌声来表现艺术的,歌曲的成败决定了歌剧的成败。”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党委书记、国家一级演员钱均平对该剧的音乐评价颇高:音乐琅琅上口、富有旋律性,并且非常贴近百姓生活,容易被群众接受。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经典,正如《刘三姐》之于广西,《阿诗玛》之于云南,《洪湖赤卫队》之于湖北。在创作歌剧《洪湖赤卫队》时,张敬安首先考虑将湖北的地方戏曲音乐、歌谣、三棒鼓等元素融入其中。《洪湖水,浪打浪》源于襄河谣的一段诉苦音乐,原本十分悲情,经过修改填入新词,反其意进行创作,最终使之成为一首轻快抒情的歌曲,在剧中三次出现,被发展成重唱、合唱等多种形式;《扛起红缨枪》这段运用三棒鼓元素,音乐悲奋、激情而铿锵;而《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则以花鼓戏音乐为主,融入了西洋歌剧的咏叹调。
“以前都是民乐,交响乐中的管弦运用较少,但为了更好地表现剧情,烘托气氛,我们在复排的版本中大胆加进了交响乐,但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如板胡、唢呐、琵琶、二胡等,作为主要表现器乐都一直保留,这也是《洪》剧音乐中的一个特色。”钱均平说。
“歌剧虽源自西方,但是我们在表演中同样充满中国传统的戏曲元素。”复排导演李祝华补充说:“第一代韩英王玉珍老师,我,刘丹丽都是楚剧演员出身,‘第四代韩英’马娅琴是学汉剧的,我们在表演中不自觉地就把中国戏剧的东西带了进去,一板一眼,中国戏剧的表演精髓加上歌剧的完美结合,大大增强了这部剧的艺术表现力。”谈得兴起,李祝华手舞足蹈地给记者示范起韩英的经典动作来,举手投足之间,大家风范尽显无遗。
“此剧前无古人,后期来者。”湖北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联主席、一级编剧沈虹光用“时也势也”,诠释了《洪湖赤卫队》常演常新、叫好又叫座的原因。她告诉记者,《洪湖赤卫队》词曲作者大多参加过土地革命战争,很多是从新四军五师宣传队转业而来,不少人的血脉中就流动着“砍头只当风吹帽”的英雄气概,也有部分来自上海科班出身的文艺青年。创作队伍既有对革命精神的深刻感悟和深厚感情,也具备了西洋歌剧相当的专业知识,他们所投入的各种智慧汇聚在一起就有了这部经典之作;而彼时剧团又面临解散,他们卧薪尝胆,深入到群众中去,创作出来的作品当然也是群众喜闻乐见的。
“更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从那个年代走来,有坚定的革命信仰,相信《洪湖赤卫队》所表现出的精神内涵。所以虽经历了三次复排打磨,被现代的审美观改造,但是剧中一代一代所传承的‘洪湖精神’始终不变,剧魂依旧,感染力依旧,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完美统一。”沈虹光说。
“夺大奖”也要“抢市场”
“艺术是造梦产业,艺术产业却不能是空中楼阁,要立足于市场的坚实土地上。”
“到现在已经演出了1000多场,1999年第三次复排到现在,每年演出40多场,说《洪湖赤卫队》是剧院的‘摇钱树’也不为过。”钱均平坦言,《洪湖赤卫队》是团里为数不多的有市场、能盈利的剧目。“叫好又叫座,能够以剧养剧。”
“艺术是造梦产业,艺术产业却不能是空中楼阁,要立足于市场的坚实土地上。”钱均平说。这位从在《洪湖赤卫队》中拿着梭镖跑龙套成长起来的国家一级演员,曾经不太愿意接受剧院“总经理”这个身份。现在,他总结出:“艺术工作也需要打理,需要经营。”
每年“七一”北京保利剧院党的生日献礼、“十一”国庆天桥献礼;奥运期间北京演了4场;参加各种节会、商演和出国演出。如今,《洪湖赤卫队》忙得团团转。
曾获戏剧梅花奖、文化部文华表演大奖的刘丹丽,是第三代韩英的扮演者,也是表演成就最高的一位,已经演了300多场。可是如今登台,她依然不敢有丝毫懈怠,“台上不能一分钟没有‘戏’。我每唱一次,每次都不一样,每一场都有创新,力求完美。”
“我也可以吃老本,照本宣科,但是这样不行,很多观众都是第一次看我们这个剧,我也要拿出演第一场的认真劲来,让他们感受到民族歌剧的魅力,成为《洪湖赤卫队》的忠实观众。”
刘丹丽告诉记者,“精益求精也是市场给逼出来的。首先要打动观众,才能打开市场,才能让观众进来了坐得住,不会提前退场。”
“现在《洪湖赤卫队》的演出已经形成了一种‘场’,每当音乐响起,大幕拉开,老中青三代观众,都会融入到‘场’里,随着人物命运和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或喜或悲,其实这就是民族歌剧的艺术感染力所在。”刘丹丽说。
文艺作品贴近人民,就有生命力,就会感动市场。《洪湖赤卫队》中的角色要演得惟妙惟肖,实地的体验生活是演员们必修课。从王玉珍、夏奎斌到李祝华、卢向荣,再到刘丹丽、秦德松,他们都不止一次去过洪湖,学习拉网、捕鱼等等,相当辛苦。
第一代“韩英”王玉珍6次下洪湖体验生活,与人民群众摸爬滚打、吃住一起,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我把对他们的深情都唱到歌声里,所以《洪湖赤卫队》才受到那么多观众的喜爱。我记得1961年周恩来总理接见我们时说:‘谢谢同志们,我找到了最好听的革命抒情歌曲《洪湖水,浪打浪》,我不仅唱给自己的同志听,还要给外宾唱。’这是对我们多大的鼓舞啊!现在我也希望新一代演员,把一个不走味的民族歌剧献给今天的观众。”王玉珍说。
第二代“韩英”李祝华告诉记者,“我很幸运,当时作曲家张敬安、欧阳谦叔等老一代艺术家们不仅带我们到洪湖去体验生活,而且还带我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了解贺龙元帅的姐姐贺英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当时以贺英为代表的众多女英雄的素材,再将这些素材重塑在韩英身上。这对我们塑造人物形象非常有启发。”
“在1999年第二次复排该剧时,是我出演韩英。”第三代“韩英”刘丹丽说,“当时有几位老洪湖赤卫队员还健在,通过与他们面对面交流,让我了解到许多没有在剧本里展现的故事,这些对我塑造人物很有启示。”刘丹丽告诉记者,当时她下到湖里体验生活的时候,虽然已是四五月份,岸上花红柳绿,但湖中却非常寒冷。“这让我一下子联想到剧中韩英的母亲生下她时,北风呼啸,大雪纷飞,他们一家栖身在一个四面透风的破船舱里,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对我演好这个剧有很大帮助。”刘丹丽说。
对于中国的观众来说,看现场歌剧的机会并不多,真正使《洪湖赤卫队》走进千家万户的是1960年由谢添、陈方千等人导演拍摄的歌剧电影,当年电影中的主要演员就是夏奎斌、王玉珍等湖北实验歌剧团的原班人马。现在,怎么样才能让像《洪湖赤卫队》这样的民族歌剧有生存的土壤,成为几代“韩英”思考的问题。
“我们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现在的年青人对当时的历史不够熟悉。所以下一步,我也要做一个电视歌剧,把《洪湖赤卫队》搬到银屏上面。”刘丹丽说,“我想把这个戏用现代的拍摄手段再现到银屏上,让我们更多的年轻人坐在家里,听妈妈说这是我们小时候听的歌,你来听一听,你来看一看。这是韩英阿姨怎么样,给他们先讲一段故事,让他们再来接近我们走进这种艺术殿堂。”对于《洪湖赤卫队》的未来,刘丹丽和她的同行们考虑得很多很多。
图1:歌剧《洪湖赤卫队》剧照。
图2:第三代韩英扮演者刘丹丽在人民大会堂演唱《洪湖水浪打浪》。
图3:今年78岁的刘淑琪是电影《洪湖赤卫队》中韩英母亲的扮演者。朱 波摄
图4:电影版《洪湖赤卫队》剧照。
图5:洪湖岸边实景表演的《洪湖赤卫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