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国防天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1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夯实从军报国理想的根基
本报记者 姜天骄 通讯员 丁广阳 吴晓源 陈 波

  编者按 铸牢精神支柱、夯实思想根基、端正人生价值追求、坚定从军报国志向,是当前和今后依托普通高校培养军事人才的重要课题。南京军区国防生培养签约高校华东理工大学充分发掘整合各种社会教育资源,借鉴高校“导师制”培养方法,积极探索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四位一体”联培共育机制,对于大力加强国防生思想政治建设,从源头上提高部队生长干部质量,具有借鉴和推动作用。

  2009年,华东理工大学182名在校国防生全部被推荐为2010年世博会志愿者,这个国防生群体被上海市评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培育示范集体”。成绩的取得,源于该校探索完善“四位一体”联培共育机制,铸牢了国防生的精神支柱。

政工专家队伍:

强基固本的“工程师”

  华东理工大学06级国防生杨茜,作为南京军区在校国防生模拟连连长,先后被评为上海市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和“三好学生”,被共青团上海市委选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考察团成员。今年,该校有39%的国防生获得学校社会实践工作奖。

  国防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整体优秀的“秘诀”在哪里?主要源于学校有一支思想政治工作专家队伍。学校聘请15名军地思想政治工作专家,担任国防生“思想导师”。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分年级、分层次进行理论辅导:新生重点解决“为什么当国防生、怎样当好国防生”;二、三年级重点解决“部队需要什么人才、靠什么立身作为”;四年级重点解决“毕业分配到哪里去、如何经受考验”。

  点击该校国防生网站,记者看到,“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心得一悟”成为点击率最高的栏目,国防生发帖跟帖3800多条。前不久,南京军区组织在校国防生综合素质考评,华东理工大学国防生理论测试成绩都在95分以上,名列11所签约高校榜首。

“三老”队伍:

革命理想的“传播者”

  为使革命火种在国防生心中越燃越旺,学校专门聘请了16名老红军、老英模、老院士担任国防生的“思想导师”,把革命传统课纳入军政理论教学课程,把英模人物画像和相关格言警句贴在教室里、挂在网络上,把培育课堂搬到中共“一大”会址等12个红色教育基地,让红色文化融入国防生的青春血脉。

  国防生施天仁以前注重个人进步,对集体的事不太关心。与他结对的“思想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袁渭康教授,主动给他讲述自己放弃海外优越生活待遇、回国任教的心路历程。当得知袁教授身患重病仍然奋斗在教学科研一线时,施天仁内心深受震撼,集体荣誉感油然而生。

  施天仁说,“每一位老红军、老英模、老院士在我们心中都是一座丰碑,也是引领我们前进的火红旗帜。”

时代典型队伍:

人生价值的“引路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党委“一班人”有个共识:当今时代英模典型辈出,他们是引导国防生走好人生每一步的“引路人”。为此,学校聘请“全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等典型担任国防生的“思想导师”。

  学校组织国防生对照时代典型的成长经历,开展“查政治信念、看思想基础是否牢固,查履职尽责、看献身使命的行动是否自觉”等“五查五看”活动。他们还制作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座右铭标牌”和“行为规范卡”,倡议国防生“树立10种好形象、养成10个好习惯、做成10件好事情”,并广泛开展“学习之星”评选活动。

家庭亲友队伍:

坚定志向的“加油站”

  2009年初,学校对国防生毕业分配意向进行摸底,来自浙江海盐的小曹在地图上以家乡为中心画了个圆,200公里内都可以。

  “圆圈现象”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学校为此做了专项调查,发现84%的国防生思想变化受家庭影响很大。学校从此积极搭建与家长沟通的信息交流平台,及时通报国防生表现,约请家长参加“思想分析会”。

  家庭亲情催人奋进,校园大爱温暖人心。2009年,学校先后帮助6名发生家庭变故的国防生顺利走出困境,为17名家庭贫困的国防生申请了困难补助,使他们在真情关爱中健康成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