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记者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1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手持“小卡片” 自己办贷款
———浙江临海市推广普惠型小额贷款卡开创多赢局面
本报记者 黄 平  实习生 张 晶
  浙江临海市农民通过“丰收小额贷款卡”贷款,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今年优质品牌柑橘获得大丰收。                            浙 站摄

  新年前,记者在浙江省临海市采访时发现,当地农民正在使用“丰收小额贷款卡”通过信用社的自动柜员机进行借贷和存取操作。相比全国各地农民普遍的贷款难,临海农民享受着便捷的服务,这都得益于临海市大力推广以农民信用评估为基础的普惠型小额贷款。近年来,临海市不断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现有金融体制框架内,开创了多赢局面。

灵活便捷

农民自己就能办贷款

  “丰收小额贷款卡”最显著的特点是一次授信后可以循环使用两年,自助式贷款灵活便捷。农户持卡在ATM机或柜台上办理授信额度内的现金存取、转账或刷卡消费,无需繁琐的手续,农户还可以持卡异地使用。

  “我搞农业10年了,这张卡最方便,不用抵押凭信用就能贷款。这张卡到现在已经用了七八次,尤其资金周转时间不长的,借了之后半个月就还上,一年下来光利息就能省三四千元。最主要的是省时间,在机子上就能自己贷款,办一次能用两年。”说起“丰收小额贷款卡”的好处,临海市尤溪镇于岙村村民薛和满赞不绝口。

  薛和满是当地种植水果和水库养鱼的大户,资金周转频繁,往年办理的是普通农户贷款。“排队办手续常常要一天,找担保人,还要耽误人家时间。”薛和满说,“所以这张卡一推出我就办了,确实好用,现在周围很多农户都在用。”

  在临海市,像薛和满一样尝到“丰收小额贷款卡”甜头的农户正在不断增加。据临海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副主任王光华介绍,截至2009年12月14日,已发卡22322张,授信9.11亿元,实际贷款7.97亿元,累计贷款发生额9.7亿元。

  据悉,“丰收小额贷款卡”最显著的特点是一次授信后可以循环使用两年,自助式贷款灵活便捷。作为“准贷记卡”用的是借记卡的平台,通存通兑,还可以透支。农户持卡在ATM机或柜台上办理授信额度内的现金存取、转账或刷卡消费,无需繁琐的手续。此外,该卡已加入银联,农户可以异地使用。

  记者注意到,尽管授信额度最高只有10万元,但正是这张功能齐全的小卡片,成了农户们脱贫致富的“及时雨”。蒋兰香是临海市汛桥镇蒋山村的养猪户。她告诉记者,自己去年养了10头母猪,2009年想扩大规模,首先就碰上资金难题。临海信用联社根据蒋兰香家的信用状况,授予了她5万元的贷款额度,资金问题迎刃而解。如今,她养了几十头猪,规模扩大了,收益更好了。

底气十足

源于建立农民信用档案

  从2002年开始,临海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就在经济信息普查的基础上,参考农户的道德品质、信用记录、经济状况和偿还能力,为25.4万户农户建立经济档案,逐步建立农村信用评级制度,不同等级给予不同的贷款额度。

  农民贷款难,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难题。长期以来,由于农村金融市场留白,农业发展资金日益短缺,农民需求得不到满足,农业、农村发展缺乏后劲。

  记者了解到,最符合农民生产需要的小额贷款业务,至今在许多地方还停留在试点阶段。临海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敢为人先,在浙江省首推该项业务的底气来自何处呢?他们的底气源于早已建立起来的农民信用档案。

  “商业银行不敢下乡,主要原因在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缺失。”临海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长张宇说,农民手中最显性的资产房屋和土地都无法转化成抵押物,银行对农民的“家底”情况不掌握,长期以来对农民存在信用偏见,因而不敢放贷。

  临海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从2002年就开始在经济信息普查的基础上,参考农户的道德品质、信用记录、经济状况和偿还能力,为25.4万户农户(占全市农户数89%)建立经济档案,逐步建立农村信用评级制度,不同等级给予不同的贷款额度。

  “有了这套初具雏形的农村信用体系,信用社可以随时对农民开展贷款了,而且风险可控。”据张宇介绍,临海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从2007年开始开展农民信用小额贷款以来,近8亿元贷款中不良贷款率仅为0.025%。

  在张宇看来,发展农村金融服务,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体系是基础也是关键。“这是一项基础性工作,要真正破除农民贷款难非做不可。”

薄利多销

农村金融市场大有可为

  在广大农村,农民各自的情况不同,需求也不同。临海的做法是不断丰富信贷支农的金融产品种类,实行个性化服务、差别化利率,不断提高办贷效率,满足不同农民的合理资金需求。

  临海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发行“丰收小额贷款卡”的丰硕成果,在金融系统内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巨大反响,不少金融机构组团前来学习和考察。

  在谈及推行该项服务的初衷时,张宇告诉记者,推出小额贷款这一拳头产品是为了在与商业银行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更好地拓展和巩固市场份额。商业银行不愿涉足农民信贷业务,一是因为对农村情况不熟悉,二是因为额小量大,利润不如商业贷款丰厚。

  而这两点正是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优势所在。据悉,在临海市19个乡镇中有10个,除了信用社外无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商业银行纷纷抢滩城市,信用社牢牢扎根农村。作为农民家门口的银行,信用社更熟悉农村的情况,更了解农民的需求。秉承服务“三农”的宗旨,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也愿意让利给广大农民。

  “丰收小额贷款卡”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农户的欢迎。“表面上看,我们的利息收入少了,单笔业务额小了,但实际上覆盖面更广了,客户更多了,长期效益是很可观的。”张宇说,“这张卡带来显见的好处就是减轻了信贷员的工作量,使他们可以把时间用于贷前调查和经济档案的更新,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这也是我们今后工作的持续发力点。”

  “农村农民情况不同,对于农村金融产品的需求,满足是相对的,不满足是绝对的。因此根据农村实际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是非常重要的。”张宇说,如何让农民享受多类型的贷款服务,成了摆在各级金融机构面前的一大问题。

  实践中,临海的做法是不断丰富信贷支农的金融产品种类,实行个性化服务、差别化利率,不断提高办贷效率,满足不同农民的合理资金需求。

  推出了综合产权抵押贷款————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农村新家园康居小额贷款、林权抵押贷款、农房抵押贷款、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抵押贷款等贷款新品种,大大丰富了农民贷款的品种。

  2009年11月18日,临海市在金融产品创新上又作了新尝试————组建临海市涌泉镇忘不了农村资金互助社,为社员提供存款、贷款、结算等业务。营业第一天,这家农村资金互助社就吸收社员存款230多万元,向社员发放贷款107万元。据了解,这家农村资金互助社目前有社员103名,注册资本350万元,是迄今为止全国规模最大的农村资金互助社。

  据王光华介绍,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今后的工作重点将放在继续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打造一支真正的农户联络员队伍,将触角延伸到村到户,实现风险可控。小额贷款业务坚持可持续发展,争取业绩平稳增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也将调整自身结构,加强内部管理,积极开拓市场,寻求创新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