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投资-证券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1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资聚焦
IPO市场亮点频现 证券市场活力增
□ 本报记者 刘 溟

  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各项措施的配合,IPO等股本融资方式的有效跟进,能帮助企业有效平衡财务杠杆,降低财务风险。

  

  截至11月17日,今年沪深市场首发筹资规模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总额,达到1166.7亿元。进入2009年第三季度,在境外资本市场持续回暖,境内资本市场IPO重启的双重作用之下,我国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IPO融资呈现出大幅增长态势,IPO企业数量和融资金额均创下了2008年以来新高。市场人士认为,在市场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股市IPO健康运行,相当于修筑了一个更大的蓄水池,为充裕流动性提供了一个去处。而融资功能的恢复,作用也不仅仅局限于资本市场,对企业实业投资活动的复苏,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股市融资功能的恢复,能够使得实体企业通过IPO获得急需的资金,从而为企业的实业投资提供资金。自7月份IPO重启以来,已经成功发行上市公司所处行业以制造业居多,占比近三分之二,伴随着创业板的开市,信息技术、传播文化、社会服务行业的上市公司家数不断增多,信息技术行业占比突出。

  分析人士认为,主板市场偏重传统产业,而创业板市场偏重新兴产业的格局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实体产业结构。

大盘股接连上市未造成实质压力

  伴随A股IPO的重启,中国建筑、中国中冶等大盘股从7月底开始先后登陆A股市场,其中,中国建筑网下冻结资金接近万亿元,创下A股历年IPO发行之最。

  但是市场人士担心的大盘股IPO带来的资金面压力并没有人们担心的那么严重。中信证券分析师认为,市场普遍担心的发行期间大规模申购资金冻结与市场扩容对于流动性的消耗并不严重,对大盘的压力也没有人们之前担心的那么重。

  从近期几只大盘股的状况看,相对于发行前市场日均千亿元规模的成交额,大盘股发行时网上网下冻结资金基本都在万亿元以上,带来的流动性压力较为明显。但实际上IPO申购资金中相当一部分来源于保险、银行理财产品和债券型基金等专门参与一级市场的资金,且申购资金冻结时间比较短暂,因此真正对二级市场流动性的分流并不大。

  大盘股发行一方面会消耗流动性,但是也会给市场带来大量流动性,大型优质公司的上市会吸引大量境内外新的投资者或者原有投资者的新资金进入一级市场申购或二级市场买入,同时发行结束后一级市场新入资金大部分又会注入二级市场中,进而补充市场流动性。

创业板提高了PE活跃程度

  随着创业板的开启,VC/PE(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机构的投资热情似乎也再度被激发。市场研究机构统计的数据显示,10月份创投市场发生的投资金额出现大幅增长,环比增141.7%。VC/PE单项投资规模比9月增长295.5%。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有PE背景的公司将在推动上市交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创业板市场的开启,VC/PE投资机构的退出渠道又多了一种选择,即通过创业板上市实现退出,这使得他们现在有可能进一步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今年10月,有超过25家VC/PE投资机构参与投资,披露的投资总额达到了6.71亿美元,环比增幅高达141.7%。从投资规模看,10月份投资金额在500万美元以下的案例有3起;1000万美元到2000万美元之间的案例有4起;大于1亿美元的案例有4起。平均VC/PE的单项投资规模也比9月大幅增长了295.5%。

  从募资方面看,本土基金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从投资行业分布看,广义IT共发生6起投资案例,披露的投资金额为1611万美元;服务业也较吸引资金关注。

以资本的力量推动落实产业政策

  从已经上市、即将上市以及进入发审程序的公司来看,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宏观经济政策在资本市场层面得到了有力的支持,管理层强调的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理念得到了贯彻。

  重启IPO以来已经上市的企业制造业有39家,但是这其中新技术、节能环保、医药等高技术含量的企业占多数,创业板市场更是推出了多家信息技术企业。从上市公司所处行业看,落实产业政策的指向非常明确。

  市场人士认为,通过资本市场,使有效益有竞争力、市场成长性好的企业得到资本而成长壮大,使没有效益且成长性差的企业无法得到资本支持而受到抑制或者被淘汰,这将带来产业结构优化的结果。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优选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上市,是宏观产业政策在资本市场的具体体现。

  资本市场能否健康、持续地发展,上市公司质地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通过IPO等形式让优质公司进入资本市场,获得资本市场的支持并进而越级发展,既是为资本市场增加源头活水,也是为实体经济发展助力。长期看,只有股市的资金真正进入实体经济,才能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进而提升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股市才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只有通过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股市对经济参与的深度和广度才能够得以拓展,其在经济体系中的作用才能够得到体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