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1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者印象
未雨绸缪调整结构

  枣庄之行,印象最深的是枣庄人未雨绸缪、主动应对、调整结构。

  枣庄并非等到煤快挖完了,才想着找个替代产业————他们在按一般速度煤炭还可以挖个二三十年的时候,早早精心选定、大力发展起将在经济上点“煤”成金的煤化工产业;枣庄并不是等到今年3月国务院确定其列入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后,才开始研究城市转型的措施————早在2008年3月,枣庄就出台了《枣庄市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实施纲要》,对此做出了系统安排和部署;枣庄发展起煤化工、实现了“富财政”后,并不是等到转型启动、失业和贫困人口较多才开始解决“富百姓”的问题————在研究转型战略一开始,他们就谋划大力发展有利于促进就业的文化旅游业。

  在面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问题上,枣庄人出手快、出拳重、措施准、工作实,因而一两年内在发展煤化工、发展文化旅游、加快城市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开局。

  从枣庄的实践来看,切实增强决策的预见性、针对性,努力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实效性,不失为促进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实践经验。2007年《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抓紧构建长效发展机制,同时加快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全国几十个资源枯竭城市,以及其他资源存量不容乐观的地区,在应对经济结构失衡、失业和贫困人口较多、接续替代产业发展乏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上,都应该及早谋划、主动应对、调整结构。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