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区域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1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地经济”系列调查 革命老区篇 ②
苍茫林海满眼绿 巍巍井冈别样红
本报记者 顾 阳 赖永峰

  如果用一句最简洁的话来概括井冈山,“历史红、山林好”则再恰当不过了。

  这个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的高大山麓,不仅见证了一段惊天动地的历史,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而且还有着秀美绝伦的自然生态资源———这里有迄今地球上同纬度保持最完好的7200多公顷原始次森林,有被联合国环境保护组织誉为全世界仅有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覆盖率达到86%,是天然的“大氧吧”……

  厚重的革命历史、旖旎的自然风光,让井冈山这块红土地独具魅力。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井冈山老区人民打开“山门”,不断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经济社会发展从封闭迈向开放,社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一个经济社会和谐、环境生态优美的“旅游生态城”已初具规模。

  据统计,2008年井冈山接待游客37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6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70%和136%。以红色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占井冈山GDP的51.6%。今年前6个月,井冈山共接待游客229.8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94亿元。

  旅游在成为井冈山经济社会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从中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据悉,从2005年到2008年间,井冈山人均GDP增长了6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增长了5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33%。

  今非昔比,井冈山之变让红土地上的农民们感慨不已:现在路好走了,票子多了、房子宽了,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井冈山精神不仅是当年井冈山军民克敌制胜的法宝,也是当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武器。”井冈山管理局党工委书记、井冈山市委书记王晓峰在接受采访时说,在新的历史时期,要继续弘扬井冈山精神,在把井冈山建设成知名旅游胜地的同时,把各项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

  一方面继续做足做精红色旅游,一方面不断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在红色旅游中不断地融入休闲元素,发展理念的与时俱进,让革命老区井冈山变得越来越“年轻”、“生动”。

  “稍等,稍等,今天你们来采访,恰好碰上我们景区历史上最大的一个单体团队————1800多人,坐专列来的,我们连夜抽调了50多辆大巴去接站!”10月19日,在忙碌的井冈山管理局旅游管理处,市场开发办公室副主任罗辰元边招呼着记者边接着电话。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长假,井冈山旅游接待人数、门票收入以及旅游收入均创下了历史新高,现在时隔10天又创下单体团队的新纪录,这是井冈山旅游拓展延伸带来的效应!”罗辰元说。

  尽管井冈山早在1995年就提出了“旅游兴市”的发展战略,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当地旅游产业的拉动效应不是很明显。

  井冈山管理局局长、井冈山市市长梅黎明告诉记者,井冈山在1999年就率先提出了“红色旅游”的概念,将当地红色文化和旅游以经济的方式创造性地结合在一起,不仅让井冈山成为我国红色旅游的首选地之一,同时也带动老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然而,井冈山的管理者们并没有满足于已有成绩,基于对“旅游要依靠市场”的认识,他们在2007年又战略性地提出了“五彩井冈”的目标———按照市场和行业发展规律,对旅游产品进行拓展,除做好红色旅游,还推出了“绿色观光之旅”、“蓝色休闲之旅”、“金色成功之旅”和“古色民俗之旅”。

  “游客的需求是多元化的,如果我们的旅游产品不与时俱进,就没有吸引力,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就是一句空话。”罗辰元说,一方面井冈山继续做足做精红色旅游,不断保持红色旅游的生命力,一方面不断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在红色旅游中不断地融入休闲元素,“红色旅游也是旅游,必须遵循市场规律才能保持生机和活力。”

  “我们有一个统计,从1995年到2008年,来我们井冈山旅游的人次增长14倍,旅游总收入增长13倍!”梅黎明说,事实证明,红色为体、多彩为翼的“五彩井冈”更富魅力了!

  发展理念的与时俱进,给井冈山的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革命老区正变得越来越“年轻”、“生动”起来———

  这里不仅有“走一段红军小路、听一堂传统教育课、向革命先烈献一束花、吃一顿红军套餐、学唱一首红军歌曲、看一场红色歌舞”这样传统的体验式旅游,还有最现代的高科技“情景再现”,具有国际水准的井冈山斗争全景画声光电演示馆、黄洋界保卫战4D电影以及茨坪毛泽东旧居情景再现等等,不但改变了过去历史文物简单静态的展示模式,还让旅游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得到了增强。

  此外,井冈山还推出了大型红色山水实景演出《井冈山》,600多名红军后代参与实地演出,艺术地再现了当年情形;中国红歌会“井冈山上唱红歌”成为众多旅行社重点推介的项目之一……

  “下一步,井冈山旅游产业要积极与国际接轨,‘井冈山’要成为响当当的国际品牌!”梅黎明告诉记者,井冈山已经顺利列入国家26个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目录,今年还将全面启动“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他们对此很有信心!

“做出我们井冈山的特色来”

  “作为典型的山区,虽然井冈山土地资源有限,人均耕地不足1亩,但却可以做出我们的特色来!”

  “目前,旅游产业占到整个井冈山GDP的一半左右,未来一段时间内,这个比例还要持续下去。在旅游作为主导产业的大背景下,井冈山必须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不断向生态农业延伸。”梅黎明说,作为典型的山区,井冈山土地资源有限,人均耕地不足1亩,做大事可能有难度,但却可以做出井冈山的特色来!

  谈起井冈山农业的特色,农业局局长刘显文如数家珍:“都知道井冈山的南瓜特别甜,为什么?因为我们这里的高山气候和生态资源。温差大、日照相对较短、土壤微量元素多、雨水充沛等等,让我们培育出了包括高山蔬菜、食用菌、茶油、有机茶等一批具有井冈山特色的农产品。”

  据悉,未来几年,井冈山市将结合当地实际,重点打造“百里油菜金花长廊”、“万亩绿色大米工程”、“万亩无公害绿色蔬菜基地”、“万亩木槿花、葡萄种植基地”、“万亩绿色奈李种植基地”等项目,为井冈山市生态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提供支撑。

  “市委、市政府对发展生态农业很重视,从去年开始还专门设立了农业产业化专项补助资金,去年总金额只有30万元,今年一下子提高到了200万元,今后支持的力度还要继续加大!”刘显文对此颇为感慨,通过捆绑涉农资金,井冈山市不断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全部列入奖补资金,统一奖补标准,严格按进度兑现,做到多干多补,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在黄坳乡石角村,记者看到,家家户户都建起了家庭沼气池。村民王洪春说,建沼气池,政府补贴了1400元,自家只掏了600元钱。目前,在井冈山2.5万户农户中,已经有1万多户建成了沼气池。

  “别小看了这小小的沼气池,有了它,农民的生活方式有了大改变———家畜粪便污染少了,农民不再上山砍柴了,还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整个山区生态也得到了有效保护,可谓多赢。”刘显文说。

  “近几年井冈山的经济发展很快,但在整个154万亩林区中,生态林面积始终保持在一半以上!”井冈山林业局副局长刘和明告诉记者,为了增加林农收入,在确保生态林面积的前提下,政府引导林农调整了用材林区域的种植结构,经济效益好、附加值高的油茶、苗木花卉等产业正成为当地林农致富的新途径。

  与此同时,井冈山市还积极发挥旅游“辅农”、“富民”优势,有序引导扶持农民因地制宜地发展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旅游项目,使旅游业惠及到更多的农民群众。

  “由于交通区位的限制,山区老百姓增收的途径十分有限。旅游业虽然占井冈山经济半壁江山,但井冈山的发展并未对其产生路径依赖。”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副教授江民锦告诉记者,山区发展经济的资源相对比较稀缺,一些自然资源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井冈山采取政府主导、社区参与的大旅游发展模式,不仅保护了山区生态,富裕了老百姓,还促进了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高门槛”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井冈山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优势、最大的后劲,井冈山发展必须坚持“高门槛”,走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听说过塑料光纤吗?产业化生产通信用塑料光纤的企业,就在我们井冈山!不仅如此,我们的塑料光纤产品在全球同业中性价比是最高的!”井冈山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谢海滨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10月21日,记者在江西大圣塑料光纤有限公司看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通信用塑料光纤生产线已投入生产,日产通信用塑料光纤40万米,随着二期生产线的建成,大圣光纤生产能力将在年内提高到日产120万米。

  “完全没有电磁干扰、韧性好、耐用可靠、数据传输快、使用便捷……”大圣光纤高级工程师于志军给记者算了笔账:塑料光纤是一种既节能又环保的产品,日产120万米塑料光纤,可以节约1.2吨铜资源,按年工作日300天计,可节约铜资源近400吨!

  “井冈山工业发展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圣光纤代表了我们井冈山发展新型工业的一个愿景。”梅黎明坦言,由于种种原因,井冈山的工业起步比较晚,基础比较薄弱,要实现高起点跨越式发展,就必须选择以节能、节地、环保、高科技型为主的新型工业。

  梅黎明说,中部地区正面临着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井冈山”的金字招牌也吸引了很多企业的关注,但井冈山的“高门槛”,让不少企业望而却步,但对于像大圣光纤这样的高科技企业,他们是鼎力支持!

  在发展新型工业的同时,井冈山市不断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井冈山的陶瓷产品占据了国内中低端日用瓷市场近一半的份额。为了进一步减少排放,我们对传统陶瓷生产线实施了燃气改造,目前第一条燃气烧成技术改造生产线已经实现正常生产。”谢海滨说。

  “未来,井冈山将因地制宜地发展陶瓷、食品加工、旅游工艺品、电力等优势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层次,推进井冈山新型工业化进程。”井冈山市工业发展办公室副主任陈君说,井冈山将重点引入一些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具备产业效应的工业项目,同时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从政策、信贷、人才等方面大力支持,培育井冈山的支柱工业企业。

  采访中,记者获得这样一组数据:2008年井冈山实现GDP约20亿元,比2005年增长57%,人均GDP比2005年增长了66%;而井冈山全部行政村都通上了水泥路、公路,广播电视和通讯网络实现全覆盖;过去十坐九晕的沙石土路,如今被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代替,拉近了井冈山与世界各地的距离……

  与此同时,井冈山景区森林覆盖率已由2005年的90.6%增加至目前的94%,木竹采伐由2005年的1.5万立方米下降至目前的5000立方米,野生动植物种类及数量均有所增加。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井冈山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优势、最大的后劲,我们必须全力保护好、建设好。同时,我们还要力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真正实现‘和谐井冈山’。”梅黎明强调说。

山地名片

井冈山

  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为后人留下了中国革命的原创精神————井冈山精神,即“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井冈山是中国乃至全球中亚热带生物资源的重要基地。据调查,保护区内拥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30多种、昆虫3000多种。井冈山还是“绿色明珠”、“天然氧吧”,景区内森林覆盖率高达94%,是一座珍稀植物宝库。

  井冈山拥有众多与山水浑然一体的革命遗址遗迹、承载历史信息的革命文物和艺术成就斐然的纪念构筑物,其中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址遗迹达100多处,其中24处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井冈山的客家村落是国内名山大川罕见的山地村落田园风貌,分布在茅坪、茨坪、龙市三地的客家村落,特别是以“大小五井”为代表的山区客家村落建筑群是客家人居住地的杰出范例。

  新中国成立以来,过去那个“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满万担”的偏僻小山村,已发展成为海内外知名的旅游生态城市,是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首批5A级风景旅游区。

图片说明

  图一:2005年建成通车的泰井高速公路全长82.6公里,总投资18.1亿元。

  图二:井冈山新城区一片崭新居民小区。

  图三:鸟瞰井冈山市新城区,一个生态宜居的花园新城已拔地而起。

  图四:井冈山景区茨坪镇中心街道,高大的杉树林见证着井冈山的发展与变迁。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