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1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有德

  新华社银川11月19日电 (记者刘海) 24年,他只做了两件事————让沙漠绿起来,让职工富起来。而做成这两件事,足以让他今生无悔。他,就是每年以两万亩的进度为沙漠披上“绿装”、创造治沙奇迹的“全国治沙英雄”———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王有德。

  王有德1954年出生于宁夏灵武市一个回族家庭。曾经水草丰美沃野千里的家乡是他儿时的乐园,可随着过度放牧,土地植被退化,风沙一天天逼近家园。十几年里人们背井离乡,前后有20多个村子、3万多人被迫迁移,200多种动物随之消失……“从那时开始我心里就跟沙漠较上劲了,一定要把毛乌素沙漠侵吞的土地夺回来。”王有德暗下决心。

  1985年,王有德调任宁夏白芨滩防沙林场副场长,面对的却是一个没有想到但可以理解的开场———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粗放管理和陈旧观念,林场林业生产已多年徘徊不前,职工一年中有7个月无事可做,年收入只有几百元,生活十分贫困,三分之二的人要求调走。

  “先治穷,让职工富起来;再治沙,让沙漠绿起来!”深入调研之后,改革林场现状的动力和改善职工生活的使命感开始汇聚成一股难以抗拒的力量,在王有德心里萌动……

  “要使林场彻底摆脱困境,必须从管理上动手术!”他力排众议在林场实施了三项大刀阔斧的改革:一是压缩非生产人员,精简后勤管理人员;二是取消生产第一线工人的工资级别,实行工效工资;三是将全场林业生产任务分解承包到职工手中自己完成,让工人干自己的活,挣自己的钱。

  改革当年,全场完成造林5093亩,减少抚育成幼林费用2.5万元,实现纯收入9万多元,白芨滩林场实现了“起死回生”的大逆转。

  为了筹集更多治沙经费,王有德顶着压力四处贷款筹钱。柳编厂、机砖厂……这些陆续建立起来的实体,让沉寂多年的场子开始重新焕发生机,工人们也第一次从这片一望无际的沙海中看到了希望。

  “从沙漠里挣钱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治沙。”20多年来,王有德始终和职工奋战在治沙一线,向沙漠开战。寒冬腊月,他带领职工顶着凛冽的寒风在沙丘上扎草方格;春天为了多植柠条、花棒、沙柳,他们吃在沙区,睡在野外;风沙不停地摧毁辛苦栽下的树苗,他们就不停地补种,直到树木连成片,把流沙牢牢锁住……

  在王有德的带领下,白芨滩林场已建成了我国唯一面积达4万亩的沙生植物采种基地,成功组织实施了6个外援治沙项目,扩大推广了草方格沙障治沙、穴灌补水造林等造林技术,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

  昔日黄沙满天、生态条件极其恶劣的贫困林场,如今已是物种丰富、生态优良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些外援林业科研项目纷纷落户,白芨滩被国内外治沙专家誉为世界综合治理沙漠的杰出典范。林场的固定资产也由1985年不足40万元增加到现在6300万元,林木资产由1985年不足500万元增加到3亿元,职工人均年收入也由20多年前的几百元增长到近3万元。“现在沙漠绿了,我们的心也绿了,日子越过越好了。”林场职工杨金亮一脸幸福地说。

  职工富了,沙漠绿了。在人和自然的抗争中,王有德和职工们风里来沙里去,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沙进人退、人进沙退,共完成治沙造林45万亩,控制流沙面积58万亩,建设沙地果园4000多亩,兴办5个多种经营公司,建立1000余亩苗木花卉培育中心,对外承揽100多处绿化工程,创收1亿多元。他们以每年治沙造林两万亩的速度,在浩瀚的毛乌素沙漠西南边缘,筑起了一道东西长45公里、南北宽10公里的绿色屏障,创造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

  2007年4月,王有德被全国绿化委员会、人事部、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治沙英雄”称号,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第二个获此殊荣的治沙人。

  从1976年到林业系统工作至今,王有德和植树造林打了30多年交道,他记不清自己种了多少棵树,造了多少片林,但他清楚地记得这些树什么时候需要防虫治病,什么时候该施肥浇水。长年累月,他的指甲缝里钻满了抠不出、洗不净的泥土,身上是抖不尽的沙子。

  “有两种工作不能推脱:一种是必须做的;一种是自己喜欢做的。防沙治沙,既是我喜欢做的,又是我必须做的。只要有力气,只要能动弹,我就要种树治沙,沙漠里总有我的工作……”王有德的语气执著而坚定。

        (图为新华社发)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