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企业新闻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09年11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⑥
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 本报记者 胡红军

助中小企业渡难关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实施了一揽子计划,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缓解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起到了重要作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司长王黎明表示,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是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也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工程,作为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全力为中小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创造就业、技术创新、结构调整、增加税收和激发经济活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司长王黎明说。

  以工业领域为例,到今年6月底,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6.8万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69.2%。截至5月底,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40.8万户,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99.3%;从业人员6238.9万人,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77.5%;上缴税金4564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53.2%;实现利润5696.8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67%。

  加上规模以下和个体工商户,我国中小企业数量达3660万户,分布在各行业和地区,量大面广,且与民生密切相关。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国内部分中小企业所受到的影响较为严重。王黎明表示,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多次下调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七次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实施增值税转型、取消100多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等。

  “这些政策措施对缓解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帮助其渡过难关,起到了重要作用。”王黎明表示。

着力完善发展环境

  尽管当前我国经济总体企稳回升,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出现了积极变化,但“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当前中小企业生产运行中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形势依然严峻。”王黎明说。

  产能过剩、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重、安全隐患多及生产工艺落后等问题在中小企业较为突出。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尚待改善、融资难担保难依然突出等。

  “营造良好环境是对中小企业的最大扶持。”专家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日前正式对外发布,共29条,共分8个方面,其中“进一步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被摆在了首位,包括完善中小企业政策法律体系、完善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的有关制度、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权益保护、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方面。

  为推动中小企业发展,2002年6月全国人大就制订了《中小企业促进法》。截至2009年6月,北京、江苏等24个省区市出台了《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办法或条例,天津、江苏等6个省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了《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国务院有关部门出台了15个法律的配套政策。“这些配套政策涉及放宽市场准入、加大财税金融支持、提供创业扶持、推进技术创新、大力开拓市场、发展社会服务、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多个方面。”有关专家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协调相关部门,全面贯彻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落实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清理不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加强对中小企业相关法律和政策特别是金融、财税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范围,研究制定政府采购扶持中小企业的办法,帮助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困难中小企业等。

  王黎明透露,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加强管理,推进管理创新;实施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大力开展对中小企业各类人员的培训,在3年内对百万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实施培训;继续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从而切实提升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