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地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1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方领导谈发展
努力建设“粮丰林茂·北国江南”新滨州
□ 邓向阳

  滨州市作为鲁北平原、渤海之滨的一座新兴城市,农业人口比重大,农村投入缺口大,统筹城乡发展任务紧迫。滨州市委、市政府继在城市叫响“四环五海·生态滨州”品牌之后,做出在农村打造“粮丰林茂·北国江南”新品牌的决策部署。

  经济建设是打造“粮丰林茂·北国江南”的关键。滨州市按照“产业集中、人口集聚、土地集约”的原则,努力构筑城乡联通、工农互动、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一圈四带”新格局。同时,大力实施农村“七个一批”建设工程,开展“千村率先”行动。自去年开始,滨州市重点选择1000个村作为市级创建示范村,用三年时间重点突破,发挥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基础建设是打造“粮丰林茂·北国江南”的重点。滨州市按照“沿路定位、纵深开发”的原则和路网、水网、林网、方田网“四位一体”的要求,实现农田林网化、路域林荫化、水系生态化;按照企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的思路,发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的集约效益。滨州市加大城乡资源统筹配置的力度,重点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路网、水网、电网、通讯网和农村住房建设,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

  生态建设是打造“粮丰林茂·北国江南”的主线。一是加快林业建设步伐,构筑高标准生态屏障。滨州市以建设“园林型乡村”,打造“最佳宜居地”为目标,以水域、路域为轴线,构建“一圈三环”、“六区十路”绿化主框架。“一圈三环”,即建设以市区四环路为框架的城市绿化圈,建设环城镇、环村庄、环水库三大环形防护林带。“六区十路”,即建设六个万亩森林与湿地风景区,沿十条高速公路、铁路和国省道建设多轴贯通和以轴带网的林网体系。滨州市力争到2012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1.6%。二是走循环经济路子,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滨州市顺应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树立现代循环农业发展观念,构建以生态农业为主的生态产业网。滨州市积极推广林果蔬菜、畜禽养殖、沼气池建设、秸秆还田等农业内部循环方式,实现农业资源高效利用。

  社会建设是打造“粮丰林茂·北国江南”的保障。一要建立健全城乡就业体系。滨州市以统筹城乡就业为突破口,深化“解决城乡家庭零就业”活动,不断完善城乡平等就业环境和农民转移就业机制。二要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滨州市巩固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

  文化建设是打造“粮丰林茂·北国江南”的动力。滨州市整合自然生态、历史人文、民俗风情、观光景点等特色资源,形成具有滨州特色、带有江南韵味、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绿色经济文化长廊。

       (作者系山东滨州市委书记)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