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观察与借鉴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09年11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家点评
调动用户参与创新的积极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如果大量科技成果不能很好地转化为生产力和国家竞争力,那么全社会的科技投入效益便会大打折扣。

  一般说来,科技成果产出情况相当复杂。有的科技成果原创性不足、科技含量很低,根本不值得下功夫进行转化应用;有的科技成果虽然科技含量很高,但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或者相关配套技术尚未问世,故不会有人愿意冒险去搞应用开发;有的科技成果虽然科技含量比较高,应用价值也比较大,但面临着替代技术和其它新技术的激烈竞争,即使可以勉强实现商品化,也很难实现产业化。因此说,能够实现商品化、产业化的科技成果弥足珍贵。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是一项系统工程。减少没有应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数量的有效方法是,用有限的科技资源引导创新要素尽可能地向熟悉市场的企业集聚,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注意发挥市场对科技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这意味着有必要从科技产出的源头抓起,力争在科研立项时就解决研究开发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在继续推进产学研合作的同时,要进一步发挥用户对技术创新的支撑作用。

  在我理解,创新是指技术的首次商业化应用。如果技术只被物化到产品之中,而该产品并没有转化成为商品,那么该项技术创新并没有成功。如果不把用户纳入创新体系之中,那么“研发—生产—消费”这个链条就无法完整地连接起来。产学研合作只能把研发和生产两个环节连接起来,但无法把生产和消费有效地连接起来。而用户的缺位导致的结果是,研制出的新产品很难获得消费者的认同。

  任何一项技术产品在推向市场之初都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因此在定型批量生产之前,有必要赢得用户的支持,以尽可能地获取反馈信息,并根据用户要求改进设计和生产工艺等。因此,用户是否参与创新至关重要。

  用户参与创新还可以短缩从研究开发到投放市场的时间。这在同海外跨国公司竞争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企业用户大都偏爱选用相对比较成熟的技术设备。在这种情况下,国内自行研制的新产品投放市场后,短期内很难获得用户的青睐,新产品很容易夭折。因此在强调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同时,还应注意调动使用单位,即用户参与创新的积极性。

  要为那些冒险使用新产品的用户提供风险补偿,应切实调动用户支持自主创新,购买本国产品的积极性。比如可以动用政府采购等政策工具,来为自主创新产品搭建应用平台。实际上,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建立了政府首购和订购制度,以激发用户优先购买使用本国研制的重要技术装备和产品的热情。如美国的《联邦采购法》就明确规定联邦政府采购必须优先购买本国产品,只有当该产品的国内最低报价比海外厂商高出一定比例时,才被视为可以豁免。因此利用政府采购,扶持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产品无可厚非。

  在日本和韩国,用户大都养成了优先使用本国产品的习惯,本国市场需求已转化为支持自主创新的动力源泉。当研发机构、生产企业和用户真正变成了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时,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自主创新能力才有可能迈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