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观察与借鉴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09年11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溢出”效应

  产学研合作,从事共同研究开发的形式有很多。例如大课题制,通过将课题进行层层分解的方式将各方面的研究力量凝聚起来。周程教授认为这种形式虽然能够有效避免重复研究,但研究力量分散,难以形成集聚效应。

  在日本,还有一种方式,企业共同出资组建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联合研发机构————科技开发股份公司。VLSI组合模式和这种方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按照研究需要结成的非营利性的临时组织,研究任务完成后全体参与人员便带着科研成果各自归队,通常不会留下太多的包袱,而后者可以继续保留。

  日本创新联盟模式对各国半导体产业研发联盟的成立产生了很大影响。

  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崛起对半导体先进国家美国的影响很大。1987年美国半导体工业协会(SIA)决定成立半导体制造技术研究联合体SEMETECH。由于日美两国的产业技术政策、企业竞争方式、社会文化传统等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效仿VLSI组合建立起来的SEMETECH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上下游企业间的研究联合体以及纯粹的民营化研发组织。

  此外,韩国也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模仿日本的研究组合成立了以电子通信研究所(ETRI)为牵头单位,由三星电子、LG半导体、现代电子、首尔大学、科学技术院以及多家政府机关等组成的共同研究开发组织,主要从事DRAM及其制造设备和生产材料的研发。韩国1993年组建了下一代半导体研究开发事业团。1993年到1997年的4年间,韩国政府向该事业团投入了高达914亿韩元的研发补助金,占其研发总经费的47%。韩国的半导体研究开发事业团很好地完成了原定计划,为韩国半导体工业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