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观察与借鉴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09年11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组织创新推动技术创新

  日本组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加工技术创新联盟,进行联合攻关的背景是,当时如果使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加工技术,那么由于芯片集成度太低,制成的电子计算机体积过大,只能供少数大型用户使用。销量上不去,价格自然就降不下来。如果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加工技术,那么芯片的集成度可提升到在一个4微米见方的硅片上集成100万个以上晶体管,那么计算机的体积会大幅度缩小,从而为计算机计入普通用户,甚至是家庭打开了方便之门。任何产品一进入家庭,其产量就上去了,研发成本也就相应地摊薄了。若再由家庭用户扩大到个人用户,那么销量更大,单价更低,利润更大。所以,产品开发是供企事业单位使用、家庭使用还是个人使用,结果完全不同。

  加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遇到的技术难题主要是,要将加工线幅由2微米缩小到1微米。由于1微米小于当时使用的光源波长,因此使用传统光学加工技术没有办法生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此,日本放弃了光学扫描加工方式,采用了电子束扫描加工技术。这在芯片加工技术上是一个飞跃。它是一项共性关键技术,依靠一两个企业的技术力量和资金实力是开发不出来的,所以要把相关相互竞争企业拉到一起,团结合作,共同开发。只有这样,才能超越IBM,实现跨越式发展。

  人家搞有线电话,自己也搞有线电话,如何才能后来居上?只有突破无线电话技术难题才能实现超越。日本搞传真机,美国就搞电子邮件。所以单凭引进技术很难实现超越,必须搞原始性技术创新,而要搞原始性创新,首先必须实现组织创新,单打独斗赢不了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日本最终采用的是创新联盟办法。

  图为可调式矩形电子束高速扫描装置。      

           周 程供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