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读者之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1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每周经济看点”专版在读者中产生反响
观察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新视角

  “每周经济看点”专版从年初推出至今,报道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中涌现出来的新现象、新亮点,展示地方经济发展新趋势、新动向。这些报道在读者中产生反响,现编发部分读者来信来稿。

  国家林业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岳太青来信说,《经济日报》“每周经济看点”专版把读者带入新闻一线,挖掘新闻本身及其背后的价值,点面结合,带给读者相关领域发展的新视角。如10月12日刊登的《“沙漠大棚”开辟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报道了宁夏中卫市在沙漠地区发展设施农业的情况。报道图文并茂,既有发展沙漠设施农业的综合性介绍,也有具体典型事例分析,还有权威科技工作者的评论。报道为我国沙漠化治理特别是在发展沙产业上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给生活在沙区的广大群众带来振奋和鼓舞。

  科学开发利用沙漠资源为我们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截至2004年,我国沙化土地面积为173.97万平方公里,治理好这些沙化土地,可以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宝贵的物质资源。笔者是从事三北工程建设的一名生态建设者,而且也生活在宁夏,对沙漠化的危害体会至深。同时也亲眼目睹了许多发展沙产业的典型,有些通过利用沙地林草植被发展舍饲畜牧业,有些通过开发沙地林草植被发展人造板和生物质能源。《经济日报》报道的宁夏中卫市建设沙漠设施农业开辟了沙产业发展的新渠道,开创了沙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建议发展沙产业、利用沙地资源要及时推广切实有效的经验做法,做到取之有法,用之有度,以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现资源永续利用、科学发展。

  江苏省东台市司法局笪祖煌来信说,《经济日报》“每周经济看点”刊登的文章选题重大,分析透彻,深入浅出,富于启迪。如6月25日《国电集团是如何做到风电盈利的?》以整版的篇幅,介绍了我国风电产业政策、风能资源状况、风电发展过程和前景及面临的问题。报道了国电集团以专业发展、规模发展和加强管理等举措,降低工程造价,提升投入产出比的经验。这不仅可以让有风能资源的地区政府从中受到启发,坚定本地区产业布局调整的信心,而且可以让风电企业的从中得到借鉴,取其所长,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江苏省东台市地处黄海之滨,有着丰富的沿海风能资源,70米高度测量的年均风速达7.5米/秒,具有发展风电的巨大潜力。目前东台风电场134台风力发电主机已有97台并入华东网正常发电。《经济日报》“风电”专题的报道,更增强了东台市发展绿色能源产业的内在动力,当地正加快对风电二期20万千瓦及三期5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开发建设的步伐。

  山东省莱州市文昌路街道党工委官玉梅来信说,《经济日报》推出的“每周经济看点”,每期确定一个主题,选取一个地区,报道成功经验,邀请专家点评,这些报道选材典型、以小见大、指导性强。如5月7日《为创业企业成长提供新的动力》、7月7日《扩张产业规模 推进产业升级》等专题。报道的成功经验既有个性又有共性,给我们文昌路街道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启发。文昌路街道的建筑业、集市贸易、餐饮业和旅游业比较发达,是街道的经济支柱产业。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文昌路街道加快提升服务业水平,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今年建设的万通集贸市场已形成了集海产品、蔬菜等16大种类于一体的批发大集市。目前街道共拥有市场总面积53万平方米,其中规模以上商贸餐饮业达到31家,年销售收入14.3亿元。 

  江西省石城县委宣传部赖於艳来信说,“每周经济看点”展现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中涌现的新现象、新亮点。很多专题深入报道了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一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经验,内容丰富,重点突出,指导性强。我们通过阅读“看点”,受到了启发。如7月24日刊发的《唐山:生态矿业升级 重建青山绿水》专题报道,介绍了唐山市加快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城市转型的步伐,实现了矿业由生态治理到生态利用、由生态利用到生态开发的全方位转变的典型经验,这对我们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有借鉴意义。笔者所在的江西省石城县的铁、煤等矿产资源丰富。为了保护好赣江源头的青山绿水,近年来,石城县牢固树立“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的战略,多次对非法采矿企业进行整顿,先后关闭近20家违法企业,同时规定企业采矿采到哪里,植被就恢复到哪里,真正走上了绿色采矿的高效循环利用之路。如今,全县有600多亩矿山重披绿装,种上了红豆杉、油茶等树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