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经济数据解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1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权威解读
把结构调整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技情报研究所副所长 刘九如

  从前三个季度我国工业经济运行的数据看,工业增加值逐季增长,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的增速与GDP增速相比,实现了从低1个百分点到高出1.2个百分点,再到高出3.5个百分点的转变,且连续四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成为带动经济上行的主导力量。可以说,在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的有效推动下,我国工业经济已经成功度过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最艰难的时期,工业经济企稳向好的局面已逐步确立。

  但应该看到,我国工业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工业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工业增长的内生动力仍然不足,工业增长主要还是靠投资拉动。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6.6%;外需则持续低迷,前三季度工业品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14.7%;而短期内内需增长不可能弥补外需下降的缺口。

  面对新的形势,应该抓住工业增速回升的有利时机,把结构调整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着力解决长期困扰工业经济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提高增长质量。从数据上看,不但钢铁、水泥等传统行业产能过剩迹象十分明显,一些新兴产业也出现产能过剩迹象。目前,钢铁行业在建产能5800万吨,过剩产能近2亿吨。在建水泥生产线超过400条,新增产能超过6亿吨。电解铝在建产能200万吨。造船、化工、平板玻璃等行业也存在较为突出的产能过剩问题。太阳能、风能等新兴产业也出现重复建设的倾向。以多晶硅为例,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报告,到2009年6月底,我国已投产项目产能规模达到3万吨/年,目前在建、扩建多晶硅项目总规划产能预计到2010年将超过10万吨,若全部建成,将超过全球需求量的2倍以上。

  我国产能过剩更多的体现在低端产品落后产能的过剩,这种过剩除导致增长效益问题、恶性竞争问题、贸易争端问题、节能环保问题等一系列直接的不利后果外,还制约了我国向产业链高端环节延伸。必须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政府的宏观引导和调控,通过提高准入门槛、严格项目审批管理、强化环境监管和实行问责制、大力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以及加大部门间和中央地方间的协调力度形成工作合力等措施,坚决抑制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坚持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强化增长原动力。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那些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企业受到的冲击最大,甚至被淘汰出局。事实证明,传统的铺摊子、上项目,不依靠技术和品牌而完全依靠低成本优势的粗放式、外延式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企业必须掌握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占据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生产出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高的适销对路产品,才能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应该坚定不移地引导和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围绕改进质量、增加品种、降低消耗、提高效益等目标,鼓励企业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必须加快提升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抓好重大科技专项的组织实施,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通过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提高工业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内涵式发展。  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培育新的增长点。今年以来,“保增长”的政策组合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调结构”相对而言难度大、进展慢,在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推进。

  因此,必须把培育新的增长点作为调结构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要紧抓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争取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中抢占国际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另一方面,在传统产业中充分运用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价值链提升等手段,寻找新的增值空间、培育新的业态,形成新的增长点。

  继续扶持中小企业,增强增长活力。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企业数量占总数的99%,经济总量占60%左右,利税占50%左右,就业人数占75%以上,中小企业的复苏稳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企稳回升至关重要。今年前8个月,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工业增加值、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11.1%和1.6%,高于全国工业企业平均增幅的3%和12.2%。

  虽然当前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已经出现了积极变化,但势头还不稳固。要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加大财税扶持力度,改善对中小企业的服务;要引导中小企业加强快速反应能力,通过生产差异化的产品,稳定传统出口市场,开发新兴市场,开拓内销市场;要提振中小企业战胜困难的信心,引导中小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自身的经营素质和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加强产品质量与品牌建设,夯实增长基础。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央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提升产品质量置于应对危机、增强行业竞争力的战略层面进行部署。目前我国工业处在巩固回升势头的关键时期,全面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注重品牌建设,对引导和扩大市场需求,夯实增长基础,实现消费驱动型的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要继续完善政策法规环境,做好工业产品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加快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创新品种和提升质量;切实抓好行业质量管理,形成质量保障长效机制;强化品牌建设,打造优势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加强品牌建设,巩固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持续扩大新的消费市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