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产业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1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行业看点之一
联想集团:海外并购迈步国际化
本报记者 黄 鑫

  在收购IBM PC 之后,联想获得了全球性的资源和平台,包括人才、技术以及品牌,并组建了一个优质的国际化管理团队,帮助联想在全球范围内以最优原则配置资源,从而在全球范围内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实施更彻底的国际化战略。

  让国人甚至世界熟悉联想的莫过于其著名的海外并购战略———2004年12月,联想宣布收购IBM全球PC业务。这场被称为“蛇吞象”的并购注解了当时联想与IBM的品牌价值之差。如今,在PC市场,IBM已经为人们所淡忘,而联想的专卖店却从中关村走向了印度、马来西亚等一个又一个海外市场,这正是联想并购的初衷和目标。

  2004年12月,联想集团正式宣布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并购了包括IBM在全球的台式和笔记本电脑领域的全部业务。通过并购,联想获得了IBM在个人电脑领域的全部知识产权,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的销售网络、10000名员工,以及在5年内使用IBM品牌的权利。合并后的新联想以13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PC制造商,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而又重要的一步。

  从人员稳定到文化融合,联想克服了并购后的种种问题完成了整合,这一成功直观地反映在联想的品牌战略演变上。早在收购之初,联想就开始双品牌战略运作———在海外市场,联想同时使用了IBM品牌标识与联想自身品牌“Lenovo”。2007年11月1日,联想对外宣布,其所使用的IBM品牌于2008年提前退出市场,联想在全球范围内的标识也全面过渡到Lenovo。2008年1月3日,联想发布了面向全球市场的消费电脑品牌Idea,正式宣布进军全球消费PC市场。

  这场并购究竟为联想带来什么?联想集团CEO杨元庆如此总结,“并购让联想从一个单一的本土市场公司成长为全球运营的公司,同时联想成功地使大幅亏损的IBM PC业务扭亏为盈,也让以前在国际上毫无名气的Lenovo品牌开始为人所知。”

  联想收购IBM PC后在全球市场份额的提升足以说明这点,统计显示,2004年,联想仅占全球PC市场份额的2.4%,而2005年这一数字一跃而成6.3%,至今这一数字仍在保持平稳增长。

  并购之后的联想应该做什么?联想集团副总裁杜建华如此回答,“通过并购走出去是联想发展的正确战略选择,并购之后的全球资源配置和培养国际化管理人才则是联想国际竞争力建设的重要标志。”  

  2009年3月25日,联想再次宣布组织架构调整,成立成熟市场与新兴市场两大业务集团,取代原本以地理位置划分的全球三大区,同时,联想集团还按照产品结构划分为两个新的产品集团。7月,联想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两家新型概念店开业,并成为第一家在马来西亚提供星期六客服的PC厂商。10月,联想在印度的首家旗舰店开业。此外,联想在新加坡的零售门店已经达到80多个,在马来西亚也有14个门店。显然,海外新兴市场将成为联想如今的国际化战略重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