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产业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1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产业聚焦
让制造业拥有更强的国际竞争力
本报记者 胡红军

核心提示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现代工业体系全面形成,重点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日益提升。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参与国际分工水平,积极寻找经济新增长点,注重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仅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进一步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当务之急。

  10月底,电信设备提供商华为公司捷报频传:与全球领先运营商T—Mobile共同完成了业界首次LTE SON(自组织网络)功能测试,结果令人满意:其领先的智能分组网络解决方案被摩洛哥电信选择用于取代其现有的移动分组核心网络。

  正是依靠着自主创新,扎根当地市场,创立仅20多年的华为公司拥有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截至目前,华为在全球已部署超过20个LTE(长期演进)网络,合作伙伴包括中国移动、T—Mobile、Vodafone等众多全球领先运营商。

  华为公司的成功是中国制造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的一个突出代表。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大幅提升,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实现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目前正在逐步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产业竞争力日益提升

  10月20日,我国第1000万辆汽车在一汽集团正式下线,我国也成为继美、日之后第三个年产量突破千万辆的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表示,这是我国汽车发展史上的新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更预示着我国向世界汽车生产强国迈进的开始。

  从解放初期的“一穷二白”到如今产量突破1000万辆,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正是我国工业60年来变迁的一个缩影。“60年来,我国工业产业体系不断完善,要素素质、创新能力、品牌影响日益提升。”日前,在上海举行的第六届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如是说。

  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现代工业体系全面形成,奠定了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基础。60年来,我国工业建成了包括由完整的原材料能源工业、装备工业、消费品工业、电子信息产业、国防科技工业组成的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和丰富的配套链条。

  与此同时,工业重点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产、学、研体系。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国产机组已达80%以上;年产千万吨级大型炼油厂设备,国产化率达90%;国产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国产750千伏交流输变电成套设备已投入运行;日产4000吨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60万吨乙烯、30万吨级合成氨、百万吨级钾肥等一大批大型成套技术装备实现自主化。

  此外,工业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优化,重化工业加快转型升级,轻纺行业更加贴近市场。高新技术产业飞速发展,2008年销售规模达到5.7万亿元,规模跃居世界第三位,出口额跻身全球前两位。以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一大批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已成为支撑我国工业竞争力发展的新增长点。

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

  随着国内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影响力逐步提升。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居世界首位的工业品已有210种,家电、纺织服装、轻工等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逐渐加快。据商务部提供的数据,2008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559.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11%。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1839.7亿美元,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走出去’的海外战略,对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巡视员宋和平告诉记者。

  宋和平表示,企业走出去,不但促进了我国制造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而且使一批真正意义的跨国公司正在形成。以境外企业资产、销售收入、从业人员数量占境内投资者总资产、销售收入、人员数量的综合比重来计算企业的跨国指数,是国际上通常采用的衡量公司跨国依存度的指标。数据显示,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的跨国指数高达64.5%,其次为中化集团公司60%,中远集团43.5%,“这些公司已逐渐成为真正意义的跨国公司。”

  与此同时,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我国企业的竞争力也显著增强。1999年至2009年,进入全球《财富》500强的中国企业从6家增加到34家,其中制造业企业从1家增加到8家;中国移动、海尔、联想、华为、奇瑞等一批自主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日益提高。

国际竞争力仍待提高

  尽管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但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着许多深层次问题。以集成电路行业为例,扎根中国成都的美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总裁邢正人告诉记者,虽然中国有近500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但整体水平不高,产品市场同质化、低水平竞争现象比较严重,仍不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也经受着严峻考验。“我国产业竞争力在仍然延续的国际金融危机中面临很大风险。”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表示。

  “进一步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是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有效措施之一。”专家指出,必须坚定信心,积极应对危机,为产业发展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在国际竞争中提升产业竞争力;必须加快调整结构;必须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参与国际分工水平;要积极寻找经济新增长点,打造新的产业竞争力优势;此外,要把科技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更加注重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据朱宏任透露,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全力按照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要求,着眼解决结构性矛盾,通过加强自主创新、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推进“两化”融合、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及促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互动等措施,加快提升工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上图:通过联大做强,引进先进技术,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我国重型机床及锻压设备的重要生产基地———齐齐哈尔第二机床集团公司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规模和效益均逆势增长。1月至9月,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5%以上。  图为齐二机床集团公司工人在车间工作。

    新华社供图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