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科技经纬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1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才队伍建设成效卓著——
聚集科技英才 勇攀科技高峰

  年仅39岁的潘建伟领导着一个举世瞩目的科研团队———国际上首次把绝对安全量子通信距离突破到超过百公里的3个团队之一,也是国内惟一领衔开展星—地量子通信实验研究的科研团队。

  量子信息技术能够实现过去任何手段都无法完成的信息功能,对于国家信息安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因而成为国际竞争异常激烈的科学前沿。潘建伟团队能够在这一领域牢牢占据一个制高点,显得弥足珍贵。

  潘建伟是中科院通过“百人计划”引进的众多海外杰出人才之一。2001年入选“百人计划”后,他带着国际一流的团队,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实验室,希望建立我国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安全通信体系。

  潘建伟将自己的成功归功于中科院的支持。“中科院不囿于常规,果断地为我们同时启动了两个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使得我们有可能在国际上率先实现空地量子通信。这种果断和及时的支持,彰显了国家对支持战略性前沿基础科学研究的敏锐判断力和决策力。”

  走过60个春秋,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中科院已逐渐凝聚和培养了一支国家最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

  1949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建院之初,百废待兴。赵忠尧、葛庭燧、吴文俊、汪德昭、林兰英等一大批海外学子,放弃国外优越待遇回到祖国,使许多新兴、空白和薄弱的学科领域得以建立和充实,使我国科技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1956年,党中央发出了“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号召,郭永怀、邓稼先、王淦昌等科学家,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大力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为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东方做出了突出贡献。据统计,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人中,有22位曾经在中科院工作过或为中科院院士。

  1998年,中科院从国家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全局出发,开始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着力建设一支能够应对知识经济挑战的国家科技队伍。通过实施“百人计划”和“西部之光”人才计划等一系列人才计划,在公平竞争中识别人才,在创新实践中培育人才,在事业发展中凝聚人才,在工作生活中关爱人才,中科院顺利完成了科技创新队伍的代际转移。

  知识创新工程实施以来,老中青三代科技英才面向国家需求,心系民族命运,不畏艰难险阻,勇攀科学高峰,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龙芯团队的科技人员,满怀着为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做出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在胡伟武的带领下,顽强拼搏,仅用一年多时间就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PU“龙芯1号”;

  我国迄今为止最大的大科学装置———上海光源,从项目建议提出到一期工程竣工走过了十多年漫漫长路,凝聚了几代科学家的梦想、数百名科技人员的心血,将在科学界和工业界实现广泛的应用价值;

  建成于1955年的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在首任站长————老一辈林学专家李鸣冈的带领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数十年来,许多科研人员把一生心血汗水都抛洒在沙坡头,使我国沙漠化防治事业取得了重要进展……

  知识创新工程实施10年,在中科院系统内工作的中国科学院院士27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7人,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6人,“973”首席科学家15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0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15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450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00人……

  60年来中科院科技创新队伍取得了长足发展:1949年,全院科技人员不到300名;截至2008年底,中科院在编专业技术人员达3.3万人,其中35岁及以下青年科技人员占39.7%。

  今天,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成为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基础与核心,成为国家崛起、民族复兴的关键所在。中科院力争建设一支在国际科技界具有重要影响的一流创新人才队伍,为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