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之一:江苏南北推动产业转移,在消除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方面开创了新局面。苏南的项目来了,产业、干部、资金来了……苏南发展因子开始在苏北生根发芽。
“推进南北区域共同发展,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是江苏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说,“先富帮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江苏要利用苏南的榜样力量,通过先进地区的放大和带动效应来建设苏北。”进入新世纪后,江苏人推进区域共同发展有了一条崭新的路径:南北挂钩,让经济相对发达的苏南结对帮扶苏北。
苏南发展因子向苏北移动始于2001年。当年11月2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在徐州召开苏北发展协调小组第一次会议。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出炉”:南北挂钩———南京与淮安、无锡与徐州、苏州与宿迁、常州与盐城、镇江与连云港首次跨江握手,五对“城市联盟”登场。
随后的5年里,江苏省委、省政府又先后4次召开苏北发展协调会议,出台了向苏北进行产业、财政、科技、劳动力“四项转移”政策等措施;2006年7月22日召开的第五次会议,更出台了使南北挂钩发生质的飞跃和提升的战略决策:鼓励苏南开发区与苏北开发区紧密挂钩,共建工业园区。
决策后的行动一个接着一个。2006年12月,由最贫穷的宿迁与最富庶的苏州结对共建的“苏州宿迁工业园”问世。随后,“江宁—淮阴”、“无锡新区—新沂”、“常熟—泗洪”、“宿豫—张家港”等首批10个南北共建工业园区在苏北拔地而起。到现在,共建园区达20个。
“从单纯扶贫,到南北挂钩;从单个项目转移,到共建园区,大江南北的合作一次次走向深层。”江苏省副省长、苏北发展协调小组副组长徐鸣这样评价。
“总投资22亿美元的富士康项目2006年落户淮安,意味着苏北‘大项目时代’的来临。”在淮安市委书记刘永忠看来,苏北地区的资源及后发优势,对大项目、好项目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2008年底,投资额6亿美元的IT项目————可成科技,从苏州北上,签约落户苏州宿迁工业园,成为宿迁市单体投资最大的外资项目。
随着恒力、波司登、长江润发等一批“行业巨人”纷纷北跨长江,南北产业转移的速度越来越快,项目越来越大。中国复合材料集团、连云港鹰游公司等三方投资30亿元、国内最大的万吨碳纤维生产基地等一批“巨无霸”项目纷纷落脚苏北。
立足特色资源及优势,徐州的新能源产业、装备制造业、食品加工业和商贸物流旅游业,正成为千亿级产业版图上的“四大名旦”,徐州市委书记曹新平说。
与此同时,盐城的汽车、纺织、机械装备和化工,淮安的盐化工新材料、IT、特钢,连云港的装备制造、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近20个“千亿元级”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拉开了苏北未来的经济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