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之三:在南北挂钩中,新的苏北价值得到凸显。通过提升软硬件投资设施,改善投资环境,承接产业转移,苏北具备了进行“冲刺”发展的条件。
从2001年起,江苏省共安排苏北地区重大基础设施总投资超过5000亿元。苏北变了,变得更有投资价值了,变得更有发展潜力了。苏北承接产业转移从苏南拓展到香港、上海、福建、广东等地,从而进入“宽领域”合作的新阶段。
从去年9月到今年6月,两个关系苏北的国家战略相继出台:长三角一体化指导意见第一次将苏北纳入长三角的规划版图;沿海开发则将苏北的区域发展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
宿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徐惠民认为,这两个战略的出台实施,既是对苏北发展态势的充分肯定,又将苏北拉到了一个更高的发展平台。
沿江、沿海、沿沪宁线、沿东陇海线,江苏省布局的“四沿”产业带中,两条在苏北。而南北挂钩又打破了一条长江对“经济流”的阻隔,将“四沿”战略拎成“一张网”。
徐州的区位正好位于京沪高铁中间,京沪高铁全程4个小时,而徐州到北京到上海正好都是两小时,苏北的后发优势在于资源和交通。
当很多苏南城市为项目用地苦恼时,广阔的海岸线每年都为盐城“长”出2万多亩滩涂;随着传统的海水晒盐退出历史舞台,76平方公里盐场正式加入连云港港口腹地。徐州的煤炭、宿迁的石英砂、淮安的井盐、连云港的水晶、盐城的湿地……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苏北“后发先至”打下基础。
交通闭塞曾经是制约苏北发展的主要“瓶颈”。上世纪90年代,从淮安乘车要颠簸10多小时才能抵达上海浦东机场。为了破除发展“瓶颈”,江苏在加快苏北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上,倾注了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到2008年底,苏北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539公里,占全省总长度的41.1%。至此,苏北成为全国高速公路网密度最高地区之一。公路、铁路、港口、航道、机场……一批事关苏北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正加速实施,对加快苏北振兴形成有力的支撑。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大手笔,使苏北的大项目承载力发生质的提升。目前,苏北高速公路骨架网基本形成,连云港15万吨航道刚刚投用,30万吨航道浚深工程又获国家批准立项。与之呼应,投资33亿元的盐河航道整治工程正在紧张施工,3年后,淮安企业的出海物流成本直降8%。
据透露,江苏省正在规划建设连、盐、徐铁路“银三角”,将来苏北五市可像苏锡常一样抱团发展。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徐州市委书记曹新平说,像当年苏南借力浦东开发一样,徐州要借力沿海开发振兴老工业基地,实现“两个机遇”的叠加和“两个政策”的放大,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苏北更主动、苏南更重视、政策更配套,南北挂钩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徐鸣指出,苏北应利用转移效应,尽快形成优势产业链和产业板块,增强资源在市场配置下向苏北流动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苏南要加快转型升级,改变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结构,鼓励更多的企业走出去。
南北挂钩,使苏北呈现了喜人的发展成效。从2007年开始,苏北五市在江苏经济增长中竞相领先。2007年和2008年,苏北经济总量增幅连续两年超过苏南、苏中。今年上半年,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苏北经济依然保持加速发展态势,经济增长、工业用电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列全省三大区域之首,在“保增长、促发展、促转型”中十分引人注目。
随着南北挂钩战略向纵深推进,一个全新的苏北,正抢抓全球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实现经济新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