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奥地利和斯洛伐克两国经济部长签署了一项旨在加强两国能源安全的合作意向协议。
协议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加强两国经济部门间的合作;第二是奥地利国家石油天然气集团和斯洛伐克石油输送公司签订的关于连接两国原油输送管道的协议,内容主要是修建一条60公里长的布拉迪斯拉发—施威夏特输油管道;第三是两国天然气项目合作及天然气管道连接协议,内容主要是将斯洛伐克天然气管道与奥地利天然气管道连接,特别是与奥地利另一条重要的输气管道维也纳—亚得里亚输气管道连接,同时保证管道天然气可以双向输送。
奥地利国内媒体对此意向协议的签署评价颇高,认为布拉迪斯拉发和维也纳近郊施威夏特炼油厂的石油输送管道的建立,标志着奥地利与斯洛伐克能源合作迈出了重要一步。
长期以来,俄罗斯的石油要进入维也纳只能通过海运从俄罗斯的黑海港口装船,再穿过博斯普鲁斯海峡进入地中海,在亚得里亚海的意大利港口迪利雅斯特登陆,输入维也纳—亚得里亚输油管道最终到达维也纳近郊的施威夏特炼油厂。
对于奥地利来说,每年为这60公里可能要消耗数十亿欧元的运输成本。从2003年开始,奥地利国家石油天然气集团就开始明确提出修建布拉迪斯拉发—施威夏特输油管道。原本在2006年该输油管道项目就应该启动,但由于该项目斯方合作伙伴斯洛伐克石油输送公司当时的所有者俄罗斯尤科斯石油公司突然破产而导致项目实施被迫搁置。直到2009年夏天,斯洛伐克政府收购了49%尤科斯公司掌握的斯洛伐克石油输送公司股份,项目才重现曙光。
按照双方达成的意向协议,布拉迪斯拉发—施威夏特输油管道建设项目将由奥地利国家石油天然气集团和斯洛伐克石油输送公司组成的一家合资公司投资,其中奥方持股占26%,斯方持股74%。2003年预估的工程预算总投资大约为2800万欧元,现如今工程成本不可避免地将会上升,但具体的投资额还需要双方进一步评估。
奥地利国家石油天然气集团总经理格哈德·罗伊斯预计,管道施工最早能够在2011年开工,2012年有望正式投入运行。不过在此之前,斯洛伐克政府还需要尽快解决境内管道路线设计问题。在斯洛伐克境内的管线长度约为10公里,最初设计的路线因要直接穿过布拉迪斯拉发市的饮用水储备区域而被迫放弃。斯洛伐克经济部长亚赫纳特克已经承诺,在今年年底之前解决新的施工路线问题和由此产生的法律障碍。
亚赫纳特克表示,斯洛伐克目前98%的能源供应依赖国外输入,今年1月初发生的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天然气争端给斯洛伐克造成了巨大创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斯洛伐克政府需要寻求更加安全的能源供应网络。与奥地利的能源安全合作将确保未来能源,特别是天然气能够在奥地利和斯洛伐克之间的管道双向输送,这点对斯洛伐克的能源供应安全非常必要。
对于奥地利来说,布拉迪斯拉发—施威夏特输油管道的建成同样对保证奥地利能源供应安全意义重大。亚得里亚—维也纳输油管道在今年6月曾出现故障,被迫停运4天,结果造成奥地利炼油企业每天损失上百万欧元。新输油管道的建成将大大降低奥地利原油输送的风险。同时,奥地利本国的油气输送成本也将因此大幅降低。因为在国际市场上,俄罗斯的原油比北海布伦特市场的原油要便宜。
2008年,施威夏特炼油厂加工了880万吨原油,其中只有100万吨—200万吨来自俄罗斯。新的管道建成后,俄罗斯原油的加工量有望增加250万吨—500万吨。单此一项,每年就能为奥地利能源企业节省数十亿欧元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