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0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向大市场 焕发新活力———沈阳杂技演艺集团公司改革创新纪实
文/本报记者 孙潜彤

  日前,记者到沈阳杂技演艺集团有限公司采访时得知,公司有4个演出队正在不同的国家演出。此前,沈阳杂技演艺集团公司与美国一家演出公司共同投资300万美元联合制作的杂技秀《飞扬》,已签订了5年的全球巡演合同。

  这两年,沈阳杂技演艺集团公司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出口文化企业、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优秀企业、第三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作为全国首个转企的艺术表演团体,沈阳杂技演艺集团公司一系列的改革创新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沈阳杂技演艺集团公司是整合沈阳杂技团等国有文化事业单位,于2004年转制重组的国有文化企业。转制前,沈阳杂技团最困难的时候账面上只有1000元钱,负债却达80多万元,剧目多年没有创新,练功场冷冷清清。公司先解决“三缺”问题:缺生产资金、缺灵活机制、缺市场运作手段。改革办法是“剧目股份制”,即剧目投资调动社会资源,实行股份制运作,各方投资者共担风险、共同受益。募集资金到位了,接着是创新思维,将传统杂技节目打造成集杂技、舞蹈、音乐、舞美、服饰于一体的杂技晚会《天幻》。结果是连演800场,各方皆赢。

  从借鉴企业经营模式到彻底转制为企业,2004年沈阳杂技演艺集团公司迈出的这一步,当时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习惯了端“铁饭碗”的演职员有些难以适应。靠什么把优秀人才留下来?公司首先推出按岗位付酬,先后破格聘任10多名优秀管理人才担任相关部门要职。

  沈阳杂技演艺集团公司董事长安宁说:“以前节目是闭门排演。现在不同了,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按订单排演剧目。”随着在国际演出市场知名度的提高,新剧目基本按照市场订单开发、生产。如杂技童话剧《美丽的传说》是为纪念丹麦作家安徒生诞辰200周年而应丹麦安徒生基金会之邀创作的,杂技剧《木兰》等也是按国际演出市场的要求创作的。

  在全国演出团体中,沈阳杂技演艺集团公司第一个申请注册商标,第一个注册商演网站,组建了专业的营销队伍,直接与全球演出经纪机构和演出商洽谈业务、签订合同,构建了通往世界的演出市场网络。为开拓眼界并积累创作素材,他们每年都组织演职员到拉斯维加斯、百老汇观摩演出,并借鉴其他艺术门类的创作元素。

  在走向市场、走出国门的同时,沈阳杂技演艺集团公司担负起文化使者的角色。安宁说:“杂技是形体的技巧艺术,它的生命力是强大的,感染力更是巨大的。现在的杂技表演已远远不是单纯的技艺展示,我们已在表演形式上有意识地引入文化符号,将中国的文化元素包容其中。”例如杂技剧《天幻》用古老的杂技语言诠释中国人对历史的思索和领悟;《木兰》则演绎了一个众所周知的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安宁说,现在沈阳杂技演艺集团公司员工已经形成共识:不改革没有出路。以前要调入一个人,需要至少5道手续,6个月时间。转企后,调入一个人,艺委会现场考核,现场签约,最快不超过20分钟就能完成。经营上,转企前沈阳杂技团要与外商签合同必须层层报批,现在外商可以通过网站选节目,下订单。“机制活了,发展才能红火。”安宁感慨地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