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理论与实践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0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快转型升级 推进科学发展
———江苏省江阴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调研
□ 中央党校研究室课题组

  近年来,江苏省江阴市积极探索县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思路、新模式、新载体,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经济创新发展的同时,大力推进幸福江阴建设,对全国特别是县(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江苏江阴市作为县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2005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88亿元,财政收入达108亿元,成为江苏省首批全面小康达标县(市)。面对骄人的发展成就,江阴市委、市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审视以往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路径,充分认识到小康社会目标是一个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走向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的过程,县(市)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追求人民群众幸福的关系,增强又好又快发展、造福人民群众的使命意识。 

  2006年6月,江阴市委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幸福江阴建设的战略构想,确立了以“五民五好”为核心内容的奋斗目标。从“五民五好”的内涵可以看出,“民生”、“民富”、“民享”、“民安”、“民强”,是“幸福江阴”的基石。幸福江阴建设以经济发展、财富增加为基础,以实现人民群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益为特征,把政策措施与人民群众的愿望联系在一起,把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人民幸福结合在一起,标志着江阴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始终围绕民生需求发展经济,通过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把提升经济实力作为幸福江阴建设的根本前提,把幸福江阴作为发展经济的“原动力”。  一是坚定不移推进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主要内容的“二次创业”,抓住标准、专利、品牌“三大法宝”,着力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加快总部经济园区建设,吸引更多国际大企业区域性研发总部和销售中心进驻江阴。以培育上市公司为途径,推动江阴传统产业高新化、主导产业品牌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着力发展服务外包、港口经济、高技术、现代农业、服务业等5大新型产业,工业发展从研发销售两头小、生产加工中间大的“橄榄型”格局,转变为研发销售两头在外,生产加工中间小的“哑铃型”格局。 

  二是积极营造创业投资环境和创新型社会氛围,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力,产业结构与发展方式同步优化,形成了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互动互促的良好局面。通过实施科技创业战略,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建立产学研技术联盟,引导企业走自主创新、自我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展道路,推动“江阴制造”向“江阴创造”、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投资拉动向科技驱动转变,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江阴经济的整体竞争力。通过实施企业产品经营、品牌经营、市场经营、资本经营“四位一体”战略,推动产业集聚、企业集群,提高产业集中度,总体实现了由“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高新企业迅速崛起”的转变。

  在做大经济发展“蛋糕”的同时,强调分好“蛋糕”,努力让广大群众共同分享发展成果。

  一是努力实现城乡居民增收与经济增长同步协调。江阴以统筹城乡就业为重点,通过各种措施加大对群众办实业、建物业、搞商业的扶持力度,增加就业岗位,打造就业平台,拓宽就业渠道,完善就业服务,加大在职和再就业培训力度,逐步增加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去年,平均每户有2.2人在岗工作,对工作岗位的满意率达96.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21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975元,连续9年位居江苏省县(市)第一。 

  二是努力实现城乡公共财政全覆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江阴倡导公平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城乡农村基本普及12年教育;突出文化建设,整合各种文化资源,发展和壮大文化产业,建立了集“五馆一剧院”为一体的天华文化中心和市、镇、村3级文化体系,打造了“以文为魂、文景同脉”的历史文化名城;建立覆盖城乡、配套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了“城保”、“农保”、被征地农民保障覆盖率“3个100%”,构筑了“五道保障线”的社会安全网;推进安居和安保工程,人均住房面积低于16平方米的家庭全部纳入住房保障之中,城区居民商品住宅户均面积115平方米,农村集体土地建房户均195平方米,解困房、安居房、经济适用房户均面积85.6平方米;依托高科技手段打造“技防城”,各镇、街道基本建成治安监控中心,实现了“全市域覆盖、全天候监控、全防区联动”,群众对公众安全满意率达到98.3%;加快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医疗和康复等“六位一体”的综合卫生服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全面实施“免费健康体检”活动,村村推进体育健身工程,居民人均公共体育设施面积达3.1平方米,先后被命名为江苏省首批体育强县(市),全国体育先进市和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连续4年被评为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

三 

  积极推进“建设生态文明,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系列创建活动,建立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体系、保障有力的环境安全体系。 

  一是坚持经济建设同生态建设同步推进,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步考核,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同步发展。江阴大力发展高技术、现代服务业等低碳、无碳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出台了环保优先的产业发展政策,对经济总量与环境容量统筹考虑,在推进经济开发时优先考虑环境容量,在选择工业项目时优先考察污染排放指标,在重大项目决策时优先进行环境综合评价。这几年先后否决了近百个污染严重、选址不当或违反产业政策的项目,从源头上保护了生态环境。303家企业实行了清洁生产审计,20家企业被列为发展循环经济示范点。 

  二是坚持生态理念与环境质量同步提升,实现生活环境更加优美。江阴市为防止出现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和牺牲子孙后代利益作为发展经济代价的现象,要求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环境污染是政府和企业负债”的理念,同时实施清水、蓝天、家园、绿色、宁静“五大工程”。近年来全市投入3.26亿元资金,集中处理污水,地表水水质基本达到功能区水质要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投入16亿元,推进城乡绿化建设,城区绿化覆盖率和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43.81%和25.81%。在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5.5平方米,每隔500米就有一个公园或大型绿地,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国际公园协会评为国际花园城市。在农村,“整理、整治、整洁”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使环境焕然一新,全市1.3万条“家河”重现鱼戏清波的动人景象。截至去年底,共建成国家级环境优美镇12个,省级生态村66个。

四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大力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管理体制“六个一体化”。 

  一是强调发展规划先行。江阴按照“一城四片区”的总体定位,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形成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四大主体功能区。以新市镇建设带动新农村发展,加快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以交通、水利、电力、电信、环保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为重点,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对接;以科技、教育、文化、公共卫生为重点,加快社会事业向农村的延伸;以城乡统筹就业为重点,建立了市镇村三级联动的就业促进体系;以完善社会保障为关键,建立了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为主的“五道保障线”。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和乡镇行政机构改革,初步形成有利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行政管理体系和公共财政体系,形成了促进城乡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社会结构和运行机制。 

  二是强化现代农业建设。江阴市充分认识到,尽管农业在江阴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足2%,但其关系65万农民的收入和全市居民的农产品供应,是典型的“小比例,大问题”。该市按照“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思路,以工业化、产业化带动现代农业发展,引导大型企业开发现代高效农业。阳光、华西、三房巷、海澜等一批规模企业投资农业累计达41.32亿元,已建或在建的投资超500万元的农业企业超过100家;建成“一村一品”特色专业村100多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10个、面积超千亩或产值超千万元的种养基地15个;现代高效农业面积29万多亩,占农业面积57.5%。阳光集团投资5亿元,拥有10家农林公司,基本形成集产业化生产、高科技示范、农业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现代高效农林基地。 

  江阴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幸福江阴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先后获得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估6连冠、首届10大“中国和谐名城”、中国全面小康10大示范县(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等全国性荣誉。据有关部门抽样调查,近年来,江阴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群众对自己工作满意的达96.67%,认为自己家庭收入能满足正常开支、生活比较富足的达95.5%,对城市绿化和环境卫生满意的分别达93.75%和94.25%,认为自己身体健康、心情舒畅的达99.08%,对社会治安满意度达97%。面对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江阴通过强化政企合作、银企“抱团”,抢人才资源、抢市场份额等一系列措施,打出一系列漂亮的组合拳,把危机化为“弯道超越”的机遇。

(执笔人:曾业松 刘小丰 李 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