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农村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广大农民在省委、省政府一系列的惠民政策扶持下得到了很多实惠,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农业仍是广东经济建设发展的薄弱环节,农村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农民收入增长不够快,城乡差距明显等等。作为一个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省份,我们必须把农村建设好,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结合广东实际,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逐步建立起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机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一、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财政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广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积极实施农资综合直补、种粮直补、水稻良种补贴、能繁母猪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逐步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农资综合直补标准从2006年的7元/亩/年,提高到2008年的49.5元/亩/年。种粮直补范围从2004年的年播种面积30亩以上的种粮农民,到2008年的全体种粮农民。2007年、2008年,省财政分别安排省级种粮直补资金0.68亿元和1.33亿元。
增强城镇辐射带动能力。以发展县域经济为重点,扩大县级管理权限,实施财政激励机制,鼓励各县(市)大力发展有利于培植财源的项目,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加快中心镇、专业镇建设,不断增强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和容纳农村转移人口的能力。近年来,67个县(市)的生产总值、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中心城市、县城和中心镇对农村发展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各种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加速流动,城乡建设与发展的互补性和互动性趋向越来越强。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覆盖到行政区域内的乡镇村。2008年全省约4000个村庄编制了规划,村庄规划覆盖率达34%。各地坚持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增加对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基本上改变了过去交通不便、通信落后、信息不灵的局面。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254万名农村人口饮用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6个市实现农村饮水安全率100%达标和城乡一体化供水。实施镇通行政村公路路面硬底化工程,已完成及在施工的达到4.45万公里,有2万多个行政村公路实现路面硬化,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96.6%,乡镇和行政村通客车率分别为99.33%和85%,珠三角地区基本实现全部行政村通客车的目标。
二、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以解决农村民生问题为重点,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广东省委、省政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解决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看病难、读书难、住房难等问题,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全国率先实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低保线由年人均收入1000元提高到1200元,全省156.78万名符合低保条件的农村居民实现应保尽保。率先探索建立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开展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障工作,各地级以上市均已实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惠州、云浮、河源等地开展了村干部或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险。建立了覆盖全省农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9年农民参合率由2005年的48.6%提高到97.5%,居全国前列。全面推进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从2006年秋季开始,率先在全国实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收学杂费,2008年春季学期起,免收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和课本费,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目标。实施农村安居工程,改造农村危房15万户,解决了1.89万城镇“双特困户”住房问题。
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统筹城乡社会管理。广东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全省取消“农转非”计划指标,将入户审批制度改为核准制度,以准入条件取代进城人口控制指标。制定政策,允许有技能、贡献大、有发明创造的优秀外省农民工落户广东。深圳、佛山等地率先推行取消农业户口、将户籍人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的改革,并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城乡统筹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促进就业服务向农村延伸,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实施农村家庭“一户一技能计划”,建立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普惠制度。实施“智力扶贫”工程,以财政资助的形式对贫困家庭子女开展2年至3年的免费技校和中等职业教育。全省技工学校智力扶贫累计招收60160名贫困家庭学生,有4批共2万名智力扶贫生顺利毕业并实现100%就业。全省技校还培训农村劳动力46.8万人,90%实现转移就业。
三、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一是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从广东人多地少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大力发展名优水产、畜产、花卉、水果、森林食品、油茶、南药、珍贵树种等特色效益农业,加快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产业带建设,培育农业名牌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提高特色农业整体效益。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田基础设施整治,改造中低产田,2007年启动现代标准农田建设,省政府投入80亿元,用4年时间,建设500万亩标准农田。推进“沃土工程”,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建设22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08年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累计达到4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总数达到19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216万户,户均增收2777元。建设了100个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单位,1852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户131.4万户。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广东以占全国1.5%的耕地生产出全国6.3%的农业总产值和9.8%的农业增加值。现代农业成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通过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展农民增收渠道,优化农民增收结构,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2008年,全省园艺产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农作物面积的48%,产值占种植业产值74%,促进了农民生产经营收入的提高。云安县南盛镇在红壤土和山坡地上种植柑橘,全镇90%以上的农户种植沙糖橘和贡柑,仅柑橘一项人均产值就达7200多元。实施“智力扶贫工程”和“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提高农民就业技能,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2002年至2008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达到478万人。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400元,比上年增长13.8%,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7.6%,增幅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上年的3.147∶1下降到3.10∶1,连续4年略有缩小。
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政策倾斜力度。省里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山区发展的决定》、《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加大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县域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缩小珠三角地区和其他区域的发展差距创造条件。实施珠三角7市对口帮扶16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和4个山区县,加快欠发达地区脱贫奔小康的步伐。
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已成功举办了5届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山区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山区、东西两翼联手推进产业转移,成效显著。已建成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29个,产业转移园区吸纳农村劳动力31.7万人。园区基础设施和产业建设显著加强,成为推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载体。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发展提速,环珠三角产业转移带初步形成,城乡和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又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将树立长期奋斗的思想,不断更新观念、提高认识、与时俱进,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