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伟大变迁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0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姓餐桌:
粒米看世界箸间显变迁
本报记者 王 玥

  从“吃饱”到“吃好”再到“吃精”,百姓的小小餐桌上

折射着人民生活步步高、节节甜的变化

  光阴荏苒,虽然时隔60年,但73岁的汪华老人依然对新中国成立初期那段艰苦岁月记忆犹新。“那个时候我家6口人,几乎每顿饭都吃不饱。”汪华告诉记者,玉米 、高粱米掺和在一起做成的“粗米饭”是日常的口粮,而大米、白面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得上。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实行票证制度,买肉要肉票,买油要油票,买布要布票,买糖要糖票……“我1952年参加工作,每个月能领29斤粮食、2两油和1斤肉。那个时候吃上一顿肉就跟过节一样。”回想起当年的情景,汪华感慨颇多。

  随着我国加快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布票、油票、肉票等计划经济和物资短缺时代的产物,相继退出了历史舞台。农业部于1988年提出“菜篮子工程”。一期工程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及良种繁育、饲料加工等服务体系,以保证居民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吃。上世纪90年代中期,“菜篮子”工程产品持续快速增长,从根本上扭转了我国副食品供应长期短缺的局面。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很多地方的农贸市场逐渐发展起来,老百姓的餐桌也随之悄然发生着变化。

  家住北京的王先生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自家小区旁边开了一个小型早市,新鲜的时令蔬果,种类多、价格也便宜,这对习惯了菜市场供应什么菜就买什么菜的他来说是个不小的惊喜。家里的饭菜随之日益丰盛,“鸡鸭鱼肉,还有各种海鲜,想吃什么都不愁买不到。”

  进入21世纪,老百姓在饮食上的支出较改革开放前有了大幅增长,饮食结构也更加多元化,人们开始崇尚健康、科学的饮食生活。从“吃饱”到“吃好”再到“吃精”,百姓的小小餐桌上折射着人民生活步步高、节节甜的变化。过去吃东西讲究的是肉、鱼、蛋,而时下,人们更注重营养膳食、合理搭配,健康的绿色食品深受广大居民的青睐。统计数据显示,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比重)从1978年的67.7%,到2007年的43.1%,逐年下降,这标志着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现在生活好了,吃的种类也丰富了很多。以前有啥吃啥,现在是吃健康的,吃营养的。” 汪华老人笑着说。

  上图:如今,各大超市都提供数量充足的新鲜蔬菜,供市民选购。即便在冬季,蔬菜品种仍十分丰富(2009年1月20日摄)。    本报记者 乔金亮摄 

 下图:上世纪60年代人们使用的粮票。 王  摄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