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广东省一些地区经济保持两位数增长,一大批创新型企业产值、利润大幅增长,充分显示出自主创新带来的强大抵御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正因为如此,广东省才能在遭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情况下,2008年GDP仍增长10.1%,今年上半年增长7.1%,经济呈现出企稳回升的良好势头。这充分说明,自主创新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的强大动力。”8月25日,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工作会议暨200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指出。会上,广东省作出实施“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双提升”战略决策,明确提出要把高新技术园区作为贯彻落实“双提升”战略的突破口和重要工作抓手,继续推进创新型广东建设。
高新区:
经济腾飞的增长极和辐射源
广东高新区就像绽放在珠三角流域的一朵朵鲜花,显得格外耀眼。2008年,全省16家高新区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近六分之一,同比增长37.5%,工业增加值增长54.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创汇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在过去的十年中,广东高新区的GDP年均增长33.1%,远高于全省15.5%的增速,高新区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高达32.5%,比全省高出19.8个百分点。广东高新区在经济发展中的领头羊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极,成为广东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力。
目前,广东省已有16个国家和省级高新区,高新区正成为建设创新型广东的科技高地,成为吸引高新技术产业的洼地。2006年6月,乐金液晶显示(LG广州)有限公司入驻广州高新区,2008年8月,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乐金仍增资建设二期生产线,这一年,广州高新区合同利用外资同比增长近70%。从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单个巨型项目,到形成项目产业链,再到形成支柱产业集群,类似乐金进驻广州高新区的还有拜耳、微软等一大批企业,这是广东高新区产业集群化战略的一个缩影。
集群化发展是广东高新区发展的显著特点。当前,在产业布局上,广东高新区在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及新材料等三大产业占明显优势,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已形成产业集群,经济效益明显,工业产值占全省高新区的81.3%。在区域布局上,广东高新区形成了以广州、深圳为核心,以中山、珠海、惠州、佛山、东莞等高新区为重点,以肇庆、汕头、河源、梅州等东西两翼和山区高新区为支撑的经纬布局图,各地的高新区又有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已形成集群化发展态势,如广州高新区的软件、光电子、生物医药集群,深圳高新区的通信制造业、软件和动漫集群,东莞高新区的计算机、机械制造集群等。
高新区是广东的一个聚宝盆,这里聚集了广东高新技术企业、高端人才及研发机构,是全省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核心区。来自广东省科技厅的统计数据显示,高新区集中了全省一半以上的企业技术开发机构、全省三分之一以上的研发活动和科技人才以及全省约一半的高新技术企业,至去年底,全省高新区内科技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6个国家级高新区去年共建立3301个技术开发机构,已占到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机构总数的53%,广东高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省自主创新核心区。高新区不仅成为提升当地产业竞争力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在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高新区还成为“双转移”战略重要的承载地和带动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的基地。
今年8月25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高新区工作会议,正式发布实施了《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意见》,加快全省高新区发展步伐,依托高新区实施“双提升”战略,推动国家和省级高新区向“世界一流园区”和“创新型科技园区”发展,从而吹响了高新区“二次创业”的集结号。广东省科技厅厅长李兴华表示,以“双提升”为突破口,广东高新区将有力地支撑广东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省部产学研:
广东经济崛起的助推器
始创于1992年的广东志成冠军集团有限公司当时只有17人,30万元起家。该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开发的“大容量不间断电源”获2007年度“中国专利金奖”,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技术,打破了跨国巨头的垄断。
志诚冠军集团的成功,得益于广东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战略。这家企业最初是给香港小企业做来料加工,一心想做大做强,无奈高技术门槛无法跨越,在科技管理部门的帮助下,志诚冠军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攀亲结缘”,变“关门创新”为“开门创新”,短短几年内先后填补国家5项空白,发展成为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年产值近10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了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
产学研合作是广东省与科技部、教育部科教合作的一个创举。2005年,广东联手科技部、教育部启动了“省部产学研”结合试点工作,引导和支持全国高校及科研机构,与广东的产业开展自主创新全面合作。目前,全省共组建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24个,示范基地112个,吸引了全国参与省部产学研合作的高校达181所,181所省内外高校和7000多家广东企业参与省部产学研合作,联合实施的项目多达7300多个,实现产值超过5200亿元,新增利税850多亿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事实上,在广东重大科技专项中,几乎都有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参与。广钢集团与北京科技大学合作开发的CSP工艺生产集装箱板成套技术,填补了世界空白,摆脱了我国集装箱板生产长期依赖国外进口的状况。“省部产学研”的合作实现了从知识到产业的跨越,开辟了自主创新之路以及产业企业结合的教育改革之路,仅仅4年,这两条大路在广东越走越宽广。
如果说,省部产学研合作是一种创新,那么省部产学研合作中的“行业创新联盟”建设,就是创新中的创新。从2007年开始,根据广东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共同推动部属高等院校科研力量,与广东龙头企业组建“省部产学研联盟”。该联盟汇集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152家企业与清华大学等54所高校和科研院所,至今已经组建数字化制造装备、陶瓷清洁生产等19个跨区域、跨学科、跨行业的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在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优势逐步显现。
同时,在“省部产学研”合作中,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又是广东科技创新的一个亮点,广东实施的“百校千人万企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创新工程”,吸引国内外100所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共2000多名专家教授入驻广东省企业,带动约1万名高校应届毕业生实现就业,辐射带动1万家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自主创新:
创新型广东建设的基石
企业是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基本载体及核心竞争力的具体体现。广东广晟集团的广晟数码自主研发的编解码技术被颁布为国家标准;中山市明阳、东莞市勤上等新能源龙头企业在兆瓦级风能发电成套设备、大功率LED照明等一批节能减排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韶关钢铁研发的“炼钢钢渣资源回收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实现了生产水“零排放”、钢渣100%回收利用……在广东,所有这些创新的主体都是企业。
数字显示,2008年,广东省R&D经费支出490亿元,同比增长21%,继续居全国第三位;企业R&D支出占全省R&D经费支出比例达93.2%,企业R&D人员占全省总数的88.6%。
为了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2004年以来,广东省先后出台《广东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科技强省的决定》、《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决定》等一系列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法规以及若干配套实施意见,为自主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和保障。广东通过落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政策,2008年为1831家企业减免税收约25亿元,同时,还出台了《关于企业研发费税前加计扣除管理办法》,目前已落实抵扣额15亿元以上用于扶持企业自主创新。
今天,在从经济大省向科技大省、科技强省的转型过程中,广东省不急功近利,着眼长远,狠抓基础平台建设。5年来,财政投入建设经费3.3亿元,带动依托单位和社会投入6.5亿元,重点建设了实验室体系共享平台、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大型仪器及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和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等六大平台,初步建成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体系健全、共享高效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六大平台”聚集了近50名院士担任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职务,并培养了一大批年富力强、具有创新开拓精神、研究水平高的学术带头人。
据了解,这些平台面向社会需求,承担大批高水平科技项目,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目前,累计承担各类科技项目1.6万项,其中包括国家“863”、“973”、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省重大科技专项等在内的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1万项。平台建设近5年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518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5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81项;获得授权专利1441项。平台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带动各行业实现经济效益1500亿元。
李兴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实施‘双提升’战略是广东省委、省政府继实施‘双转移’战略之后,着眼于提升珠三角、带动东西北,促进广东科学发展而作出的又一项重大决策,是广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高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抓手,也是广东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创新型广东的必由之路。到2012年,广东省将建设成全国乃至亚太地区重要的创新中心,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区域型国际化创新体系,全省自主创新能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建成创新型广东。”
文/本报记者 张建军
相关链接
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主导全球发展的潮流。近年来,广东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为标杆,扬长补短,狠抓关键,正逐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单一创新向多元创新转变,从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广东创新转变,2008年,技术进步对广东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广东省委、省政府确定了建设创新型广东的战略目标。2008年9月26日召开广东全省科学技术大会,出台了《广东省建设创新型广东行动纲要》、《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关于深化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的若干意见》、《广东自主创新规划纲要》等重要政策措施,全面部署广东自主创新战略,正式吹响了“创新型广东”的建设号角。为进一步提高广东自主创新能力,今年7月,广东召开省委十届五次全会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工作作出了新的部署,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既是广东省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项长期任务。今年8月25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又召开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工作会议,推动高新区实施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