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9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工程院院士殷瑞钰: 
钢铁业从0.1%到38.4%

核心观点

  新中国成立60年间,党中央、国务院把发展钢铁工业放在重要位置,钢铁工业取得了快速、巨大的进步,实现钢铁的自给有余,支撑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我作为一个在钢铁界从业52年的科技人员,为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感到无比自豪。60年间,新中国的年钢产量从15.8万吨增加到2008年的5亿吨,占当年世界钢产量的比重也由0.1%增加到38.4%,居世界第一位,人均年产钢量达到378公斤,达到工业化国家的用钢水平。

  经过60年的不断探索,钢厂功能拓展的新理念被提出。它要求钢厂发挥3项功能:钢铁产品制造功能、能源转换功能、废弃物消纳—处理和再资源化功能。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国开始新一代钢铁制造流程的研发和新一代钢铁基地的建设。在渤海湾的唐山曹妃甸地区,结合首钢搬迁建设曹妃甸钢厂,这是中国通过自主集成创新建设的新一代钢厂,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按设备重量计,装备的国产化率达到了93%以上。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钢铁工业已经建立起一支强大的产业队伍,科技力量雄厚,将为中国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乃至国际钢铁工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工程背景

  中国钢铁工业的实力体现在:在技术经济指标方面,连铸比、钢材成材率等指标进入国际先进水平;在品种质量方面,汽车钢板、冷轧硅钢、油井钢管、油气输送管道钢、造船用钢、压力容器钢、桥梁钢、铁道用钢、不锈钢等的质量和产量都取得了重大进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