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信息化·话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9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焦2009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
通信业在服务千家万户中实现跨越发展
本报记者 胡红军

  编者按 9月16日,以“60年通信改变生活”为主题的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在北京举行,描绘出了我国通信业的发展历程:在十分薄弱的基础上,60年来,我国通信业靠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通信业发展之路;60年来,我国通信业以其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支撑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在服务千家万户的同时,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通信改变人们生活

  在本届展会上举办的“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通信业成就图片展”展区,一幅幅生动的图片,见证着我国通信业的历史变迁。60年来,我国通信业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变化,有力推进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我国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到今年7月底,我国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0.3亿户。其中,自1987年首个规模商用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在广州正式开通以来,截至今年7月底,我国手机用户已突破7亿。

  60年来,我国农村电话建设得到较快发展。随着“村村通电话”工程及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大规模实施,截至目前,已有7万多个行政村、2万多个自然村开通了电话,全国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达到99.21%,具备互联网接入能力的乡镇达到97%。

  60年来,我国信息通信网络经过从电报网到电话网、从模拟网到数字网、从国内网到国际网、从语音网到信息网一次次的跨越,已经建成了容量大、层次高、技术先进、功能多样、覆盖全国、连接全球的信息通信网络,初步形成了国家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架构。截至2008年底,国内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其中宽带用户数达到2.7亿。2008年底,我国网站总数达到287.8万个。

3G开启全新时代

  此次通信展上,最耀眼的词汇莫过于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的展区,多款最新3G终端以及新推出的3G业务,也让人真切感受到3G通信新时代脚步日益临近。

  “这次展会吹响了国内运营商3G市场竞争的号角。”长期从事电信市场研究的计世资讯副总经理郭海涛告诉记者,“经过前期网络搭建以及大半年的准备,现在是运营商们‘亮剑’,集中展示备战‘成果’的时候了。”

  今年1月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发放3G牌照,开启了中国3G通信新时代。目前,中国电信3G网络覆盖了全国342个地市、2000多个县市和6000多个发达乡镇;中国移动将开通三期200多个城市;中国联通也将于9月底在全国285个城市正式商用3G业务。

  提到3G,不得不提及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标准TD—SCDMA。“自主创新技术TD的崛起,进而正式商用,使得我国通信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打造了完整的产业链。”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陈金桥告诉记者。

  “目前,TD在中国移动的主导下,采取了比较稳健的策略一步一步地推进,这一年多来的重点主要是放在了网络优化。”TD—SCDMA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透露,下阶段发展重点,一是继续强化网络,二是提供多样化终端产品,三是解决多样化增值业务问题。

  在终端方面,中国移动拿出6.5亿元资金,联手手机制造商合作开发新品种,加快TD终端发展。而在加大对终端支持的基础上,三大运营商也纷纷推出“杀手锏”:中国联通引入IPhone;中国电信接洽黑莓;中国移动则正式推出OPhone平台,据悉,目前参与OPhone的厂商数量已超过20个。

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

  每次的通信展都是新技术的展台,这次也不例外。展会期间,手机电视、可视通话、高速上网、移动商务等依托3G网络的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在“创新推动发展,沟通改变世界”的主题下,电信技术和服务供应商————爱立信将设置移动宽带、网络转型、多媒体体验中心及电信专业服务四个展区,通过互动游戏、应用演示等多种方式,充分展示其领先的技术和解决方案。

  爱立信大中华区总裁马志鸿告诉记者,“随着网络融合与转型的不断推进,新型的联网终端日益普及,以移动通信和宽带网络为代表的ICT技术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预计到2020年,全球将有500亿联网终端,并涌现大量M2M(机对机)应用,物联网将变为现实。”

  不仅爱立信,大唐电信也展示了全球首款TD电子阅读终端,这就是近期被广泛关注的“3G电子书”的首次公开亮相。据悉,此款3G阅读终端将于9月中旬起通过中国移动渠道正式销售。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估算,在3G发展上,今后三年,国内运营商将投入4500亿元,各发展5000万至8000万用户,带动上万亿的经济总量。“未来三年是3G在我国发展的良好时机。”专家说,“这将有助于国内通信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并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