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国防天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9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情守护濠江湾
本报记者 许跃芝 通讯员 罗华杰

  澳门回归后,珠澳边境成了全国第一条开放式管理、科技含量最高的边防线。广东边防总队五支队根据边防执勤的新形势、新特点,不断进行勤务改革,努力打造科技边防。壁垒森严的铁丝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先进的闭路电视监控、红外线报警系统以及海上雷达扫描仪,对防区实施24小时全天候监控,保证了珠澳两地间的安全稳定。

  随着珠澳两地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2004年12月,珠澳跨境工业区奠基兴建,五支队2000平方米防区被列入跨境工业区用地范围。在寸土寸金的特区,五支队毫不犹豫地把用地让了出来。支队党委清醒地认识到,边防部门要以服从和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为己任,尽管损失了单位的利益,增加了执勤的难度,但支援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深远,支持充分体现“一国两制”方针的重大工程建设,边防官兵义不容辞。

  珠澳边境线上有一条小河,部分已经断流,河中的垃圾和附近居民倾倒的污物日久积滞,每逢涨潮时,河面臭气熏天,让住在河边的澳门居民苦不堪言。五支队官兵主动承担清理河中污物的工作,每当汛期来临前,五支队都要组织官兵将小河清理干净。河水清了,澳门居民原来经常紧闭的门窗打开了,紧锁的眉头也舒展开了。

  五支队一中队45年前被国防部授予“红色前哨连”荣誉称号。距中队营区不远处横亘着两条巨型管线,这是对澳门的专用供水管,每天数以万吨的生活用水通过管线源源不断地流进澳门的千家万户。澳门同胞把这两条输水管比喻为“生命线”,而“红色前哨连”官兵就是这两条“生命线”的“守护神”。 

  为了确保供水管线安全,中队将输水管线定为防区中的重点守卫目标。一次,一场罕见的赤潮袭击珠海,各种海草、垃圾堆积在输水管周围。官兵踩着污泥,整整奋战了一天,将水管周围清理得干干净净。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