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国际财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9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繁荣的亚洲助推世界经济增长
□ 翁东辉

  近来亚洲经济喜讯频传,区域内各经济体经济相继出现向好迹象。中国、印度、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等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新加坡今年第二季度GDP比上一季度大幅增长20.4%,扭转了一年来持续负增长的局面。韩国经济,今年第二季度较前一季度增长2.6%,其中出口环比增长14.7%。亚洲经济整体复苏备受世人关注,也提振了市场和消费者的信心。正因为如此,亚洲开发银行公布的报告称,亚洲经济将呈“V”形复苏,并认为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尽管还将面临许多困难,亚洲经济实现稳定增长是可预期的。

  目前的普遍看法是,2009年东亚新兴经济体平均增长速度有望超过3%,特别是中国、韩国和印度尼西亚的经济明显好于预期,其中中国经济有望实现增长8%的目标,而日本在经历了50年来最严重的衰退后,经济也将企稳。此外,全球市场转暖也提高了亚洲经济及企业盈利预期。花旗银行预计2009年亚洲(日本除外)的经济平均增长率将达到4.3%,2010年则达6.9%。

  亚洲之所以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实现经济复苏,主要是大规模的经济刺激和扩大内需政策发挥了稳定经济的重要作用。去年底以来,亚洲各国和地区相继推出庞大的刺激经济措施,包括增加政府开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增加教育及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投资,同时也包括减税及刺激消费措施。另外,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在推动亚洲经济反弹。目前亚洲短期利率平均约为2%,超低的利率在刺激投资的同时也会带动资产价格回升。随着这些放松信贷和扩大内需的措施逐步到位,亚洲经济环境因而得到进一步改善。

  亚洲经济结构正在发生变化,片面依赖欧美市场的局面有所改变。分析人士认为,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亚洲依靠出口实现经济快速复苏的情况不同,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依然疲软,因此亚洲只能挖掘内需潜力,在区域市场做文章。中国经济增长势头强劲拉动了亚洲市场需求,周边国家和地区首先受益。

  从长远看,亚洲经济要保持健康稳定发展,必须调整过分依赖出口和投资的经济发展模式,继续扩大内需,通过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以满足人们的医疗保健、教育和退休需要,从而增加有效消费。短期来说,应该警惕近期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发的通货膨胀压力;应该警惕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带来的危害,确保亚洲实现出口和投资的良性循环。此外,亚洲各经济体都面临就业难题,解决办法之一就是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取消各种政策限制,并为其提供资讯和技术支持以增强企业竞争力,从而增加就业机会。 

  不久前,《纽约时报》发表文章认为,世界经济重心已经开始向东方转移。有分析认为,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经济企稳回升正在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正如德国出口协会国际部负责人延斯·内格尔所说的那样,我们同美国在跨大西洋贸易中的损失正在因为同中国的贸易而得到弥补。瑞士信贷银行经济学家尼尔·索斯认为,经济重心的转移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可能成为一个转折点。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