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09年9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辉煌60年-百姓身边事
从前乌篷小船 而今百米新居
———听洞庭渔民双汉庭谈“家”的变迁
本报记者 刘 麟 通讯员 刘建国 李 进
  77岁的双汉庭老人(中)满脸喜气,他说,“我家五代渔民,代代以船为家,我在船上住了快一辈子了,想不到今天能住进新房子,真是感谢党、感谢政府啊!” 徐志雄摄

开栏的话

  从今天起,本报推出“辉煌60年·百姓身边事”专栏,集中报道发生在百姓身边、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新变化,从百姓视角反映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各项建设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

  白灰墙、瓷砖地、凉躺床……见到77岁的双汉庭时,他正躺在自家的客厅里休息。见到有客人来访,双老汉满脸喜气,他说,“我家五代渔民,代代以船为家,我在船上住了快一辈子了,想不到今天能住进新房子,真是感谢党、感谢政府啊!”

  双汉庭今年8月31日上岸定居,是湖南常德市最后一户上岸定居的渔民。他原是汉寿县沧港镇春风捕捞队的渔民。由于历史原因,常德市专业捕捞渔民有1万多人常年以船为家、捕鱼为主。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常德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保民生、促发展的新举措,确保全市无房户渔民100%搬进新居,确保全市上岸定居渔民100%实现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困有所救。截至8月31日,常德市751户无房渔民全部上岸定居。

  上岸定居这些天来,每逢有客人来,双汉庭总要领着大伙参观那100多平方米的新房,甚至用手一遍又一遍地抚摸贴有瓷砖的地面。

  从懂事起,双汉庭就天天跟水和鱼打交道,15岁那年,父亲给他一条小划子,少年双汉庭从此独自开始了水上生涯。春雨、夏阳、秋风、冬雪,不论严寒酷暑,都得靠打渔谋生。

  “我家的渔船最多的时候住了我们两口子和3个孩子。”双老汉指着房屋旁边的旧渔船说。这是一条长约7米、宽约1.3米的乌篷小船,也是他一家人生活了几十年的家。使用面积不足10平方米的乌篷小船,被简单地分成了3段,前部是“客厅”,中间凹下去的部分放着被子作“卧室”,后部摆了个柴火灶的地方就是“厨房”。一家人的所有生活物品都在船上,船舷悬挂着一些捕鱼的网具,船舱内只有零星的生活用品。

  “现在好了,在岸上安了家,终于可以睡上安稳觉,再也不担心晚上睡觉掉水里、半夜风雨把渔船吹走了。在船上的最后一夜,我们老两口喜得是一宿没合眼啊!”

  双老汉还指着新置的彩电,高兴地对记者说,“我们渔民现在不仅用上了洁净的自来水,还用上了明亮的电灯,参加了医疗保险,跟城里人一样了啊!我和老伴都有了农村低保,两个儿子和两个孙子免费参加了‘弃捕为养'、电脑操作、汽车驾驶等劳动技能培训班。听说春风捕捞队纳入了笔架嘴村,以后我们也可以种田致富了。”

  正说着,渔民周运凡满脸喜气地进了门,嘴里直说,“走,到我家喝喜酒去!”热情地邀请我们一同去他家的新房看看。这是一幢别致的二层小楼,齐全的家电,崭新的家具,卧室里还装上了空调。“我们渔民以前条件差,连个安家的地方都没有,其他地方的姑娘过不惯水上生活,都不愿意嫁过来,我们这里已经15年没外来新媳妇了。如今好了,家往岸上一搬,就有媳妇上门了!”双老汉笑着在一旁解说。

  77岁的双老汉带着全家走下乌篷小船,告别了几代人的“水上人家”生活。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康庄大道上,双老汉家的日子定会越过越美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