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是突破资源和市场对我国农业双重制约的根本出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通过科技促增收,必须要着眼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促进农业集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知识和科技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克服经济困难的根本力量。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产业,能否在国际竞争中长久地保持优势,往往都取决于其科技进步的速度与自主创新的能力。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都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农业及其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一大批先进适用良种良法得到推广,农业科技贡献率有了新的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迈出了新步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业农村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局面。农业农村的好形势,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必须切实增强机遇意识,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继续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入,着力扶持对现代农业建设有重要支撑作用的技术研发,提高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促进农业集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一要着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当前,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要以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为突破口,继续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入,着力扶持对现代农业建设有重要支撑作用的技术研发,着力强化农业科研的合作,加快创新农业科技体制机制;着力强化科研与推广的衔接,努力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着力强化科技与教育的互动,切实加强农业教育和农民培训,全面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与此同时,要进一步明确技术体系定位,统筹各类科技资源与科技力量,充分发挥大专院校在农业科技研究中的作用,在企业与科研单位之间开展相关农业技术合作,合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强化协同配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把握建设重点,认真梳理产业技术需求,组织岗位科学家,重点开展遗传育种、栽培和养殖、病虫害防治、营养、产后处理和加工、设施设备等方面的研究,快速突破一批能直接应用于生产的关键技术。
二要集聚多方力量,进一步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形成以技术指导员为纽带,以示范户为核心,连接周边农户的技术传播网络。要以能够有效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为基本要求,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条件能力建设和人员素质提升,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条件能力建设,建设县、乡、村三级试验示范基地,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要以机制创新为动力,用好项目、好模式和好成效激发农技推广活力,推动形成不同区域特色和产业特点、责任明确、运行高效的农技推广体系。要积极开展熟化完善、集成配套和本地化创新,使地区农科所成为上游的科技试验田、下游的技术供给站,成为科研和推广的衔接点。要积极发展多元化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引导和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科研教育单位、涉农企业等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企业+基地”、“院县共建”等推广模式多元化发展。要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通过农业服务热线、“三电合一”等现代信息手段,利用科技大集、科技下乡等农技服务形式,及时为广大农民提供信息、技术和咨询服务;尤其要积极引导广大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直接面对农民传授农业技术。要加大基层农技人员和新型农民培训力度,对基层农技人员开展扎实有效的技术培训,并大力组织各级各类农业教育培训单位和社会培训力量,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三要加强科技领军人才和实用型专家队伍的培养。要抓创新团队建设,依托重大农业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形成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科研骨干、专技人才和科辅人员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人才队伍,打造一支主攻方向明确、专业素养良好、创新能力较强的科研团队。要重视领军人才的引进培养,营造良好氛围,建立和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把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结合起来,为优秀人才创造优先培养、优先使用、优厚待遇的好环境。要在实践中锻炼人才、检验成果,坚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积极培养熟悉农业生产、了解农民需求、勤于同农民打交道、善于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的实用型专家。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