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9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城带村 同步发展
四川:让农民群众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 本报记者 钟华林

  四川成都市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突出抓好新农村文化建设、群众性创建活动和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城乡环境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文明程度和村民素质有效提升,实现了城乡文明同步发展、同步推进,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相融。

(一)

  清晨七时左右,成都市双流县胜利镇白塔村八组集中居住点开始热闹起来,村民们三五成群骑上自行车、摩托车,消失在晨曦之中;下午四时许,一阵铃声传来,早晨出发的人们三三两两陆续归来。白塔村村委会主任肖道全告诉记者,这个居住点160多人有一半在附近的企业上班,平均每月有一两千元的收入。

  村民姜永田说,“现在不一样了,我有了工作,每月能挣2000多元。在县里、镇里的支持下,家里有了300多册图书,上班工作,下班学习。”这样的变化发生在双流县胜利镇以及整个成都农村。白塔村八组集中居住点干净整洁,家家户户有书房,许多人有了电脑,除了晒在外面的几簸箕红辣椒显示出农村的生活气息以外,居民生活已与城市无异。

  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如何做到以城带村?成都市委认为,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很重要的一点是让农民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样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在居住和生活方式上得到改变。

  为此,成都市2004年制定了《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在提出推进城乡规划、城乡产业布局、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的同时,提出了推进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的总要求,明确指出要抓好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设立乡村文化服务中心和服务室,广泛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等具体工作要求,明确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长远规划和实施目标;以城乡一体化统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文明城市创建为总抓手,扩大文明城市创建覆盖面,将文明城市创建从主城区延伸到郊区(市)县,充分体现“以城带乡,城市反哺农村”的理念。

(二)

  一大早,郫县唐昌镇战旗村村里的大妈们就身背腰鼓,在文化大院内参加腰鼓队训练;30人的儿童艺术团在老师的指导下排练节目;年轻人则在电子阅览室、图书室上网、看书……

  这是战旗村双休日常见的场景。战旗村文化大院内,篮球场、音乐茶座、排练室等一应俱全。能容纳近200人的多功能活动室定期举办科技、法律、卫生知识讲座,近一年多来,在这里已开办讲座20多次,有2400多人次参加。

  战旗村党支部书记李世立说,这几年,村里经济发展很快,全村人均年收入已达到8200多元。农民在满足了物质生活基础上,也追求丰富的文化生活。战旗村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将原先的一家企业改造成了如今的文化大院。

  按照“文化设施均衡布局、文化投入基本相当、文化成果城乡共享”的基本理念,成都通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完备的城乡文化体系,群众出门15分钟,就能参加自己喜欢的各类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通过“市帮县、县育乡、乡带村”的模式,成都市基本实现市上年年有大型品牌文化活动,区(市)县月月有主题文化活动,乡镇周周有集中文化活动,村和社区天天有群众文化活动,极大地满足了不同层次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三)

  这几年,成都市加大投入,确保实现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标准。以阵地建设为抓手,成都市实现“五大工程”建设全覆盖。实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为全市2832个村(社区)建立了综合文化活动室,实现了100%全覆盖;实施农村流动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工程,为每个区(市)县配备了一辆文化科技服务车,开展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送书下乡活动,100%的村建立了公共图书馆图书流转借阅点;实施“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完成了2832个村(社区)农家书屋建设,达到100%全覆盖;实施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投入500万元,购买了130套数字电影放映设备,全市每个村每月放映一场公益电影,实现了100%的全覆盖;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区县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和全市所有街道、社区及乡镇和村基层服务点全部建成开放,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全覆盖。

  2006年以来,成都市本级财政补贴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达2亿多元,县级财政保障经费20多亿元。按照统一建设规划、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功能设置、统一标示标牌、统一评定等级的标准化建设思路,率先制定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中心)必备条件和等级评定标准,明确了基层文化阵地具体的功能设施和必备的文化设施设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