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09年9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和我的祖国
数新桥,“老艄公”喜上眉梢

  人物素描 1970年,刚满18岁的林兴柱进入福州市水上交通公司工作,成为一名摆渡手,俗称“艄公”。“老艄公”数新桥的喜悦,折射出福州市水上交通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

  

  我9年前就提前退休,结束了自己的“艄公”生涯,与那根相伴我多年专划渡船的竹篙彻底告别了。

  为啥?福州修建了许多桥梁,用不上我们这些“艄公”了。

  仔细想想,修桥建桥真是件大好事,有了桥人们过江更方便了,而且比行船更安全,我心里高兴呢!

  过去,福州的主城区在江北,福州人要到江南,或者再往南走(包括往闽南方向),主要是靠坐摆渡船或轮渡船过江。我家世代做“艄公”,1970年,刚满18岁的我参加工作,成为一名摆渡手,一干就是30年。我负责的那艘船,长约15米、宽约2米,船上有个小房间,可以吃住,“人随船走,船随水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就这样重复着摆渡工作。

  在我的印象里,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福州的跨江交通有了实质性的变化。1970年6月,横跨闽江北港的闽江大桥建成通车;1971年9月,跨越乌龙江南港的乌龙江大桥竣工;1980年,福州上游的洪山大桥建成通车……虽然每建成一座大桥就给我们这些摆渡手增加一份“失业”压力,但是看到一座座大桥跨江而起,我的心里也高兴着呢!

  我粗略计算了一下,从1990年至今,闽江、乌龙江上已新建公路桥11座,铁路桥2座。1990年12月,洪塘大桥建成;1994年2月,鳌峰洲大桥建成;1996年,解放大桥重建;1997年,琅岐大桥通车,还有1999年建成的三县洲大桥和乌龙江特大桥、2000年建成的金山大桥、2002年建成的青洲大桥和桔园洲大桥、2003年建成的尤溪洲大桥,以及2006年建成的竹岐大桥、2007年建成的浦上大桥、2008年建成的湾边大桥……差不多每隔一两年就有一座桥竣工投入使用,我数都数不过来。如今,闽江、乌龙江上大桥建设仍在不断地延续着———鼓山大桥、魁岐大桥、马尾大桥、前横大桥、螺洲大桥、淮安大桥等,都即将建成或正在建设之中。

  随着大桥建设的不断增多,福州最后两个渡口:仓霞洲至仓山龙潭古渡及光明港渡口,因乘客太少而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我这个福州城里的最后一位“艄公”,也在2000年“失业”了。自扔掉竹篙之后,我经常会邀上好朋友,或者带着孙子到江边转一转,看看哪儿在建新桥,工程进度如何,有时还会登上新桥来回欣赏。

  现在的大桥一座比一座雄伟,桥型也多种多样,几乎包括了从梁桥、拱桥、斜拉桥到悬索桥的所有现代桥型。每当看到一座新桥建起,我都会兴奋得睡不着觉。

   (本报记者 陈 煜整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