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是我国第一颗也是惟一一颗以空间诱变育种为主要任务的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在该卫星成功发射前,我国已经先后进行了13次70多种农作物的空间搭载试验,不过,这些试验都是零星搭载,而不是搭载于专门的育种卫星。
2006年9月9日15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腾空而起,成功地将“实践八号”育种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育种工程迈出了关键步伐。
“实践八号”卫星在太空遨游15天,绕地球236圈,行程900万公里后,于2006年9月24日上午10点42分,在四川省遂宁地区安全回收。由此,中国航天育种工程迈入地面选育阶段。此阶段中,农业部、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全国相关科研机构进行大联合、大协作,共吸引了全国28个省区市的138个科研院所、大学及企业单位的224个课题组、1000多名科技骨干参与其中。
“实践八号”育种卫星共搭载了包括水稻、麦类、玉米、棉麻、油料、蔬菜、林果花卉和微生物菌种等9大类、2020份生物材料,涉及152个物种。
“据初步统计,在‘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的种子中,已经筛选获得了200多份特别优异的突变材料。这些材料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用于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和基础研究。”中国农科院航天育种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航天育种工程项目首席科学家刘录祥说。
除了搭载生物种子以外,“实践八号”卫星还同时装载了一系列空间环境探测设备。利用这些设备,我国科学家首次对空间环境中的诱变因素进行了系统的探测和分析,航天育种机理研究取得可喜进展。
“之所以要进行航天育种机理分析,一方面是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空间环境促成诱发突变,另一方面也是研究如何利用地面设施模拟空间环境的某种因素,实现地面模拟环境的诱变。”刘录祥介绍,“从卫星发射到目前,我们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并获得了3项专利授权。”
明年,相关部门将对“实践八号”卫星航天育种项目进行终期总结、考核,并研究确定航天育种下一步的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