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区域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9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相关链接
政策的高地 开放的前沿
本报记者 鲍晓倩

  大连保税区自1992年创办以来,经过17年的风雨,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港口优势和政策优势,成为东北改革开放程度最高的政策高地。

  2006年8月31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在大连保税区设立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保税港区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由港,是目前国内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运行规则基本与国际接轨的开放高地。

  大窑湾保税港区规划面积6.88平方公里。从获得国务院批准便以其“大连速度”创造了奇迹,2007年6月28日,面积为3.06平方公里的大窑湾保税港区一期(启动区)通过国务院十部委联合验收,8月20日正式封关运作。

  保税港区集聚了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园区的政策和功能,在税收政策上实行进口货物进港保税、出口货物进港退税、港区内不征增值税,并具备港口、物流、加工和展示四大功能。与保税区相比,保税港区“区港一体”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与出口加工区相比,保税港区具有的物流分拨等功能,使其与境外、区外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与保税物流园区相比,保税港区允许开展出口加工业务,使其更具临港加工优势。

  大窑湾保税港区经过三年的建设,政策高地作用日益显现,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2008年,保税业务快速增长,保税业务进出区货值月均增长20%,规模较上一年翻一番。中转业务实现突破,货物品种逐渐增多,现代物流技术广泛应用,加工功能有效开发。2008年实现集装箱吞吐183万标箱,操作船舶3029艘,进出口总值165亿美元,保税业务货值37亿美元。运作规模和水平大幅提升。

  目前,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的注册企业85家,其中,外资企业24家,注册资本总和为1亿美元;内资企业61家,注册资本总和为14.2亿元。有28家企业在海关备案开展保税仓储业务。2008年保税港区企业共缴纳税收7450万元。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