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己平报道:吉林省通化市抢抓机遇,坚持医药、冶金、食品三大支柱产业优势,培育新型建材、机械制造、旅游等优势产业,科学谋划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站上新的起点。今年上半年,通化市GDP同比增长10.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1%。
抓投资,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通化市将投资作为保增长、增后劲的重要手段,连续多年开展了“项目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环境基础、民生基础,促进经济总量做大、产业结构优化、城市承载能力提升。今年1至6月,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9.8亿元,增长52.7%,其中城镇以上完成投资增长63.3%。20万吨啤酒、10万吨镀锌铁线、20万吨彩涂板、生物发电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100万吨还原铁、45万吨特优食用酒精工业园以及通化至丹东高速公路、通化至灌水铁路等一批大项目都在加紧施工。
调结构,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通化市坚持走产业创新之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通化市全力打造吉林省冶金产业基地、现代中药及生物产业基地、长白山绿色食品产业基地,构建以工业为核心,多业支撑的经济发展格局。该市将产业细分为十大产业,相应成立10个产业推进组,由市级领导牵头,形成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责任机制。在生产运行环节,狠抓产需衔接、要素供给、银企对接和项目投产达效。6月份与年初相比,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回升了8.7个百分点,其中市及市以下工业总产值回升了17.2个百分点,冶金产业当月扭亏为盈,上半年医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了18%,食品产业产值同比增长了13.1%,旅游产业上半年总收入同比增长了38.8%。
重民生,扎扎实实办实事。通化扎实推进各项民生工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人居创业环境。近3年,市区投资50亿元,相继实施了30多项城建重点工程,包括棚户区改造、江南路网、污水处理、滨江东路改造以及大型商贸服务设施工程等;扩大城乡居民就业。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再就业完成年计划的59.8%,转移农村劳动力16.7万人;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加快全市经济强镇和小城镇建设步伐,今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2%;重视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建设,上半年全市新增养老等各类保险参保人数5.3万人。
通化市委书记张安顺说,通化将坚持走产业规模化、交通快速化、人居生态化发展路子,努力将通化建设成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社会和谐、文化兴盛、生态优美的宜居城市,使通化老工业基地实现振兴,站在一个更高发展起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