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8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亲历者说
庄台上的新生活

  千里淮河是发源于我国中原的一条古老河流,与秦岭构成我国南北气候的分水岭。毛泽东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指示,使新中国的河道治理从治淮开始。近60年的治理,让行蓄洪区内曾奔波流徙的居民,定居庄台,开始了安居乐业的新生活。

  安徽省阜南县王家坝闸前,几个孩童在嬉笑玩耍。王家坝保庄圩里,传来婉转悠扬的二胡声。63岁的赵年喜自记事起,经历了近10次蓄洪,不停地搬迁转移。2004年搬迁到保庄圩居住后,房屋安全了,生活也安定幸福了。“手头有了积蓄,家里买了彩电、空调,现在咱也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了。”

  如今,庄台和保庄圩成为沿岸居民宁静的家园。以前提心吊胆过日子的村民,面对洪水自然就泰然自若。

  水利专家蔡敬荀与淮河治理结缘是在1950年。1950年夏,淮河流域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1950年10月14日,政务院作出治理淮河的决定,他是第一批投身治淮工程的技术人员。

  “当年淮河中游洪水漫堤,房倒屋塌,灾情很重。其实当年的水量,照现在看属于基本无灾水量。”淮河流域人口密度大,是全国七大江河之首。沿淮的小行洪区都是与水争地的产物,这些低标准行洪堤,既影响淮河干流行洪,行洪区内群众的生活更没有保障。如今,迁居庄台使淮河沿岸百姓安居下来。

  蔡敬荀说,建了庄台,农民可以在无水时耕种田地,收获粮食;大水来袭时,也能安心居住。庄台上的村民喝上了干净的深井水,用上清洁的沼气,晚上还有太阳能路灯照明。现在,不少庄台已经修筑了与大堤相连的道路,洪水来时也不会对居民生活产生太大的影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