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周末-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8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艺时评
令人回味的“丝路花雨”文化现象
□顾阳

  7月31日晚,在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中,第1600场民族舞剧《丝路花雨》在国家大剧院落下了帷幕。 

  这是一部凝聚了几代人心血与情感的民族舞剧。1979年10月1日,《丝路花雨》晋京参加新中国成立30周年献礼演出,在137台节目中脱颖而出,荣获文化部授予的30周年献礼演出创作、演出一等奖。

  30年来,《丝路花雨》累计演出1600场,观众超过350万人次,凭借“演出年轮、演出场次最多”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定为“中国舞剧之最”。它不仅开创了一个新的民族舞派————敦煌舞,而且成为我国舞剧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被评为20世纪中华民族舞蹈经典,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在中国舞蹈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丝路花雨》的故事情节其实并不复杂,它描绘了画工神笔张和女儿英娘的艺术形象,叙述了他们的悲欢离合,以及他们与波斯商人伊努斯的纯洁情谊。30年来,故事情节没有变动,《丝路花雨》却能常演不衰,它旺盛的艺术生命力来自哪里? 

  不同的视角,就会有不同的答案。但无论视角如何变,不变的是其深厚的艺术价值。有人曾用“活的敦煌壁画、美的艺术享受”来评价《丝路花雨》。确实,那源于敦煌壁画的飞天造型、“反弹琵琶”的优美舞姿,活生生地欢舞在人们面前,中华民族这一古老文化的精华得以再现。  在很多人看来,《丝路花雨》已经达到了一定艺术高度,即便是“原地不动”,恐怕在短时期内也无人企及。但几代主创人员都清楚地认识到,艺术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地创新,即便是根植在传统土壤中,依然需要时代雨露的浇灌与滋润,《丝路花雨》虽已成为一个符号,但它不愿成为一个标本。

  于是,在时代变迁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中,这部堪称世纪经典的舞剧不断地进行着创新,在尝试着超越自我的同时,一次次给广大观众带来了惊喜——— 

  在舞蹈上,融入了现代舞蹈的元素,使剧作表现得更加细腻,更加淋漓尽致,用内在的力量和艺术美感来打动观众;在表演上,强化了艺术设计和情节构思,提升文化内涵,增强剧作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在舞美上,把写实和写意结合起来,写实逼真,写意深刻,给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间;在音乐上,更突出民乐的主旋律,同时加入交响音乐的元素,使旋律更加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在服装上,既秉承传统,又追求现代,充分体现了“丝绸之路、花雨缤纷”的历史特色和地域特色…… 

  如果说舞蹈、音乐、服装等舞台形式是《丝路花雨》征服中外观众的法宝,那么,深厚博大的敦煌文化则是它成就经典的灵魂。 

  在过去的30年里,《丝路花雨》历经了4次复排和1次创新修排,传承了5代演员,主角“英娘”更是多达18位。而无论是复排还是修排,都是在尊重原作、传承经典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艺术创造力,不断融入时代的元素,可谓常演常新,真正实现了思想性、文化性和艺术性的升华。去年7月,最新修排的《丝路花雨》在驻甘肃抗震救灾部队慰问演出后,老版主创人员凌晨3点敲门来祝贺,上台拥抱新版创作人员,一时老泪纵横。 

  30年来,《丝路花雨》创造并积累了难以估算的艺术价值和品牌价值,以《丝路花雨》人物造型为内容的四扇屏、泥塑、挂历、刺绣品等工艺品,以“丝路花雨”为商标的琴行、服装、饮食等行销世界各地,形成一个独特的“丝路花雨”文化现象和文化品牌,市场开发的潜力巨大。在优秀民族艺术的传播与文化市场路径的探索上,《丝路花雨》开辟了一个足够大的延伸空间。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