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国际财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8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线观察
韩国稳健推进企业结构调整
本报驻首尔记者 顾金俊

  在韩国说起企业结构调整,许多人都会联想到发生在1997年的那场亚洲金融危机。在那场危机中,韩国政府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开出的“药方”,对企业进行了急风暴雨式的改革,大企业集团成为首要目标。许多大企业不得不以集团拆分或出售非主干业务的极端方式度过危机。剧烈的结构调整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对于韩国政府和企业来说,则是经验与教训并存。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作为应对措施之一,韩国政府迅速成立企业财务改善支援团,着手推动企业结构调整。截至2009年7月15日,已有约200家企业在经过债权银行的信用风险评估后被选定为结构调整对象,其中有5家已完成财务结构改造,其他大部分企业的结构调整仍在推进之中。这次调整中,韩国政府推行的企业结构调整政策与上次危机有很大不同,归纳其新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预防为主。1997年的企业结构调整可以说是被动应对。在国家外汇储备枯竭、大部分企业资金断流的情况下,政府事先毫无准备,只得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要求进行企业改革。而此次结构调整则属于主动防御。虽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但韩国外汇储备充足、大企业资金实力雄厚。政府之所以坚持推动企业结构调整,主要目的是改善企业的财务“体质”,增强其抗风险能力,同时也预防企业不良资产影响金融市场稳定,提前切断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之间的恶性循环。

  二是区别对待。1997年韩国政府推动企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特点是大企业必须无条件地进行改革,此次结构调整则放弃了“一刀切”的做法,韩国政府根据行业的轻重缓急和企业的财务状况分别进行处理。例如,在危机初期,受市场需求萎缩的影响,建筑行业、海运业以及中小造船行业首先受到冲击,政府针对这些行业迅速推进企业结构调整,有效防止了企业连锁倒闭现象的发生,将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降到最低。针对大企业运营资金充足的情况,政府根据财务鉴定结果只是要求少数子公司自觉进行财务结构改造,没有盲目推行结构调整。对中小企业则采取资金支援与结构调整并行推进的做法。

  三是政府把握宏观方向。与1997年由副总理亲自挂帅主导企业结构调整相比,此次韩国政府的做法则是以债权银行团为改革主体,由其选定改革对象并主导企业结构调整,政府只是把握宏观方向,并进行督促和鼓励。

  四是着眼危机后的发展。1997年许多韩国企业为了应急,不惜将许多优良资产出售给外国企业,结果在危机过后为赎回这些资产付出了高额代价。这也是上次企业结构调整的教训之一。在此次结构调整中,韩国政府考虑到危机后企业的发展,采取了为企业保全资产的做法。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韩国海洋运输行业出现资金困难,许多海运企业计划出售部分船舶以维持生存。考虑到危机一旦过去,运输船舶很快就可能出现供不应求,韩国政府毅然决定由韩国资产管理公司牵头,利用部分结构调整基金并联合民间银行共同成立了多家船舶投资公司以参与海运业的结构调整。根据计划,这些投资公司将从韩国海运企业手中购买17艘运输船,然后再将这些船租借给海运企业。这种做法实际上既给海运企业注入了运营资金,又保全了其运输能力,为危机过后企业迅速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保障。

  五是就业政策准备充分。与1997年企业结构调整相伴而来的大量失业,曾给韩国国民留下了非常痛苦的印象,以至于在本次危机之初,政府人士在谈到企业结构调整时都非常谨慎。为了防止结构调整对就业产生冲击,韩国政府在政策方面进行了充分准备。首先是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扩大财政投资尽量多地创造就业岗位。其次是鼓励企业从保全人才的角度以“分享就业”代替“裁员减员”,对于实行“分享就业”的企业,政府从税收、贷款等多方面给予优惠,还提高了企业雇佣维持金支援标准,直接给予工资补贴。此外还特别针对低收入阶层和青年就业采取了特别的支援措施。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