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企业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8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坚持自主创新 实现跨越发展
本报记者 郑明桥
华中数控在相关高校建立了培训中心,培养数控机床专业人才。 本报记者 郑明桥摄

  今年4月,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在北京举行,由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与武重集团合作生产并且展出的五米双柱立式数控车床引起了观众的关注,这是本届展会展出机床中惟一一台配套国产系统的国产重型数控机床。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数控产业国家级创新企业,是目前国内惟一拥有成套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配套能力的数控系统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五轴联动数控技术及产品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成功应用在航空、船舶、汽车、电力等行业工业用户中,公司产品与国内数十家著名主机厂实现了批量配套。

(一)

  “以通用工业微机为硬件平台,以DOS、Windows操作系统为开放式软件平台”的技术路线,打破了制约我国数控系统发展多年的软硬件平台“瓶颈”

  作为先进制造装备的“灵魂”和“大脑”,数控机床的水平是一个国家装备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过去数十年里,我国曾投入巨资开展中高端数控系统攻关。然而,由于总体思路还是引进国外技术,而国外企业对我国一直采取技术封锁、产品限制等政策,中国数控系统产业陷入了困境。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数控系统产业形势更加严峻,国产的中、高档数控机床超过80%使用进口数控系统。甚至还有企业通过与国内企业合资,进行“本地化”散件组装,垄断了国内数控系统市场。

  那时,从事几十年数控技术研究的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林奕鸿就曾感叹:“如果数控机床全都配备国外数控系统,即使产业发展壮大,我国机床厂也不过是国外产品的加工中心、组装中心,而不是制造中心。”

  花钱难以引进数控系统这样的战略高技术,盲目效仿国外又只能受制于人,那么,走自主创新之路成为中国数控产业的惟一选择。

  华中数控公司董事长陈吉红现在还清楚地记得,15年前,还在学校默默苦干的数控研究所,在总结了国内数控技术的基础上,抛弃了西方普遍采用的基于专业计算机的思想,另辟蹊径,成功走出了一条“以通用工业微机为硬件平台,以DOS、Windows操作系统为开放式软件平台”的技术路线。

  也正是数控研究所的这条技术路线,打破了制约我国数控系统发展多年的软硬件平台“瓶颈”,奠定了国产数控技术发展的基础。随后,研究所又成功研制了九轴联动的华中I型数控系统,突破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

(二)

  通过为普通机床和旧机床进行数控改造,华中数控开始逐步赢得市场

  有了技术,研究所开始琢磨变技术为生产力,1995年,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应运而生,随即提出了“让开大道,占领两厢”的市场方案。

  陈吉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让开大道,占领两厢”只是华中数控市场开拓之初的选择。“大道”是指数控系统与主机厂机床的批量配套,“两厢”则是普通机床和旧机床的数控改造。

  “‘两厢’其实包含了直接的客户群体和潜在的用户市场,不过,由于用户对国产装备并不信任,这项工作很辛苦。”陈吉红说。

  成立之初,华中数控免费给四川东方电机厂改造了几台大型机床,企业的技术骨干在现场工作了好几个月,改造后的效果远远超出了工厂方面的预期。于是,东方电机厂又把10多台大型机床的数控化改造交给了华中数控。

  华中数控先后用数控技术改造传统设备达700多台,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其中,为东方电机改造6.3米立车等15台重大关键设备,为企业节约了设备购置费6110万元。

  如今已是华中数控副总经理的熊清平,是当年给东方电机厂改造机床的工程师之一,回忆往事,他依然感慨:“创新需要与市场接轨,在数控技术成果产品化和产业化的漫长征途中,科技成果创新难,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难,实现产业化难上加难,我们在这三个阶段的投入为1:10:100,但依然举步维艰。”

  2000年,科技部批准华中科技大学和华中数控公司共同组建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中数控公司变成了国家数控技术研发的“主力军”,并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同年,华中数控与桂林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配备华中数控系统的五轴联动龙门铣床XKZ2136/3—5X————这是我国第一台全国产化五轴联动数控龙门铣床。

  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是当今世界数控机床技术制高点的标志之一,它能加工飞机涡轮等复杂的机器部件。该机床的成功研制,意味着中国数控企业完全成熟掌握了先进数控技术,在世界尖端数控技术领域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近年来,华中数控坚持服务于国家重大技术需求,累计为企业改造数控机床700多台,为企业节省设备投资数亿元。同时,针对装备制造企业的特殊要求,他们还开发了60种专用数控系统,促进了企业产品的技术升级。

(三)

  华中数控还为国内职业院校建立了700多个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培养出一批对华中数控品牌具有高认知度的数控技能人才

  2001年,华中数控公司进行校办企业改制,提出“四统一”,即统一思想、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待遇的管理模式,踏上了“进军大道,巩固两厢”的征程。

  “我们既然有能力打破高档数控系统依赖进口的局面,也有能力收复中高档数控系统市场的失地,实现数控技术、市场和产业的全面突破。”陈吉红说。

  “四统一”的管理模式成为华中数控产学研协调发展的根本保证:小作坊式的科研个体转变成协同作战的科研团队;产业、科研和教学之间的互相支撑,科研成果源源不断向产业转移,产业业绩为申报科研项目提供方向和支撑,科研和产业为培养高层次人才提供平台。

  在此期间,华中数控迅速成长。其开发生产的中高档系列数控系统,与国内的40多家主机厂,如大连机床、沈阳机床、北京机电院、武汉重型机床集团等形成批量配套,累计销售3万多套,提升了我国重要骨干企业的装备水平。

  2008年,华中数控与东方汽轮机厂联合研制的九轴控制六轴联动数控砂带磨床,应用于大型叶片精密加工,属于国际首创。

  为了抢占下一代数控机床技术的制高点,2008年2月,华中数控在国家发改委的领导与支持下,联合大连光洋、沈阳高精、广州数控、浙江中控等四家企业,在北京组建“机床数控系统现场总线技术联盟”,研制基于现场总线的下一代高档数控系统。

  在华中数控的机床展示车间,陈吉红指着一台崭新的数控设备告诉记者:“这是专门研制出适用于职业教育的数控机床和实训的装置,每年也能卖上400多台。”

  近5年里,华中数控还为国内职业院校建立了700多个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培训师资4000多人次。同时,企业也培养出一批对华中数控品牌具有高认知度的数控技能人才。

  “这些年轻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还是我们的潜在用户,因为他们不仅熟练地掌握了专业的技术,还深刻地认知了华中数控的系统,对于华中数控的发展,这是一种无形的推动力量。”陈吉红的眼中满是憧憬。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