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8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南京路:
十里乐园写尽繁华
本报记者 沈则瑾

  南京路早已不再只是一条著名商街,而是上海改革开放的象征、城市精神的所在

  奶奶告诉我,年轻时她和爷爷从老家拎着藤箱网篮踏上南京路,惊讶那里铺着铁藜木,两旁都是在建的百货公司。后来,爷爷在南京路上开了一家小小的绸庄,奶奶把家安在南京路旁的一幢石库门里,就再也不曾离开。

  爸爸告诉过我,上海解放前夕,还是中学生的他加入了进步学生组织,一起在地下党领导下,保护学校、工厂和交通设施,迎接解放军的到来。胜利了,南京路上举行盛大游行,他和同学们走在欢呼的人群中倍感自豪。

  我从小感受到长辈们对南京路的深深眷恋,但只是在长大成人阅历渐丰后,才可以说真正读懂了百年南京路。南京路早已不再只是一条著名商街,而是上海改革开放的象征、城市精神的所在。

  我的中学在南京路上。平常的日子,我和同学们放学后自如地穿行在人流如织的南京路上,见惯了到处是游客、南京路什么商品都好卖的情形,那是一段上海产品受全国人民热烈追捧的日子,让现在的上海人想起来都觉得自豪:全国GDP中,上海最多时占了六分之一!

  但此时的南京路已承载不了最多一天150万游客的汹涌人流,渴盼的是一场脱胎换骨改造和重生。

  南京路变化越来越大,通过建设者的辛勤努力,变成了一条漂亮的步行街,可以和世界上5条最著名的商业大街媲美。路上铺着花岗岩方砖,砌着大理石长凳,在长长的绿化带和五彩的花坛间找个地方坐下,看街景、看老房子,或者什么也不看地休闲。

  南京路就这样从一条商街渐变成一座可以购物,更可以放飞心情的街头乐园。每一次途经这里,我都会放慢脚步陷入沉思,或许每一座城市都有一个寄托城市情感的场所,上海选择的是一条街,这条百读不厌的百年南京路。

  2002年12月3日,初冬的午夜,寒风凛冽,我却感觉不到冷。很多人聚在南京路上,静候上海世博会申办成功的佳音。当“我们胜利了!”的喜讯从遥远的蒙特卡洛传来时,人们跳跃欢呼,我的热泪夺眶而出。

  如今,世博会离我们不足1年。南京路上多了个有国际统一标识的世界旅游者访问中心小亭,姑娘们能用好几种外语给各国旅游者指路。

  黄浦区旅游事业管理局副局长海德胜很自信,世博会参观者哪怕只有半天逗留时间,至少有三分之一人会来南京路,再一路东行,去外滩、豫园……

  这就是那条说不完道不尽的南京路,凝聚着长久的记忆,延续着不老的传奇。

上图: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南京路。

下图:上海南京路街景(7月22日摄)。               本报记者 沈则瑾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