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多年前,英勇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大别山发动了黄麻起义,点燃了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熊熊烈火。
今天的大别山正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谱写一曲创新与发展的新乐章。
脱贫致富———
“劳务经济”创出品牌
地处大别山腹地的河南省新县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首府所在地。改革开放之初,这里被称为“三不过一”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不到1亿元,财政收入不到100万元,人均收入不足100元,82%的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新县,26万农民每人只有不到6分田地,富余劳动力有11万人。如何转移富余劳动力,如何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六分地刨不出小康生活”,新县找到了“劳务经济”这条路。
从此,新县着手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工作,他们投资1000多万元建起涉外职业技术学院,所有出国务工初选人员在外方正式面试前,都要接受2至3个月的语言、技术、礼仪等方面的培训。学院还利用革命老区丰富的“红色教材”,把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勉励学员在异乡努力上进。
务工人员的技能素质提高了,新县的劳务品牌在国际市场上也打响了。10多年来,新县外派劳务人员累计达1.4万人次,平均每8个青年劳动力中就有1人出国务工,累计创汇8亿美元,直接带动5.7万人致富。
“现在新县外派人员已经供不应求,我们学院开始面向河南全省招收学员。”新县涉外职业技术学院老师刘诚说。
大别山区人民走出去,“挣了票子,换了脑子,长了胆子。”生活发生巨大的变化。现在一些走出去的人纷纷返乡创业,带领当地群众走上致富的道路。
2007年10月,新县浒湾乡游围孜村村民曹枝刚等4人,从日本回到家乡,用打工挣的100万元和学到的种植技术,办起了“四方绿色农场”。他们带领村民建起了52个辣椒大棚。现在,他们正打算再建80个水果大棚,种上优质草莓、甜瓜等品种。“肯定供不应求。”曹枝刚信心十足。
“一年土,二年洋,三年回家盖楼房,四年投资办工厂”,这种现象在大别山区已很普遍。位于大别山南麓的湖北黄冈市,近3年来就有400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兴办投资千万元的企业近百家。大别山北麓的安徽霍邱县冯井镇,有100多人办起公司,资产均在百万元以上。不仅如此,他们还在上海、南京、广州、太原、合肥等城市建起了连锁店。
“如今一些人在参加培训前就想好了创业计划,出国务工就是为了积累资金,这已经大大不同于原来出国只是为了挣钱建房的想法。”新县县委书记詹玉锋颇为感慨地说:“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让农民走出大山,走向大市场,不仅改善了大别山区人民的生活,还改变了人们的精神面貌。”
因地制宜———
变地理劣势为产业优势
说起自家产的紫苕,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付家坳村村民老谢笑得合不拢嘴。
2003年,老谢参加了村里的专业合作社,试种了几亩“紫苕”。“‘紫苕’就是紫色的红薯。”老谢说,以前总以为红薯不值钱,可自从合作社带来了紫苕种子,家里的收入步步攀升。
回乡引导村民致富的退休老干部程平东说,2003年,他在桂林第一次看到紫苕,给家乡邮寄了10公斤紫苕种子,没想到当年就见了效益。于是村里成立了红安县九龙寨农村经济合作社,注册“彩苕”商标,进入超市销售。有了专业合作社的保障,村里种植紫苕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今年紫苕又获丰收,全村总产量有4万多公斤。
“红薯变了颜色,再也不愁卖了!”“紫苕”大受欢迎,武汉的几家超市以每公斤12元的价格订购。程平东深有感触地说,“还是品牌农业好,销路活了,农民富了,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在大别山革命老区,山多田少。如何变山区县的地理劣势为发展优势?“中国第一将军县”————红安,探索出品牌农业的发展之路。
红安县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进行规模化特色种植,一批企业脱颖而出,挑起了红安县域经济的大梁。
记者在红安县新红星麦面有限公司看到,一条条封闭式生产线正在有序运转。公司负责人吴晓勇介绍说,“在县委、县政府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下,公司由小变大,现已发展成省级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目前,红安县食品加工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9家。红安县委书记熊良霄明确表示,红安县正在打造食品加工业集群,争取用3年左右的时间,实现食品加工业年总产值30亿元。
湖北红安以品牌农产品闯市场,而河南信阳则咬定青山不放手,围绕“林”字做文章,变大别山区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这里建成万亩茶叶、杉木、银杏、油茶基地和百里板栗长廊,按照“山上办林场、山下办工厂、山外拓市场”的思路,培育了多家加工企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河南羚锐制药有限公司就从这里脱颖而出,成为我国最大的橡胶膏剂药品生产企业。
关注民生———
让老区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今年82岁的翁元炳是安徽省六安市分路口镇的村民,曾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身负重伤。在他家里,老人让记者看被他称为“一卡通”的存折,只见上面清楚地打印着“粮补58.25元”、“稻补43元”、“优抚786元”等。翁老告诉记者,这张存折里的钱,是镇里发给他的粮食直补、水稻良种补贴,还有伤残军人的抚恤金等。“过去领钱很麻烦,一年要往镇上跑好多次,先到各个部门找人盖章开条子,再去信用社领。有的村在山里,去镇里要跑10多里路,一个来回大半天就过去了。”
分路口镇财政所所长马如邵说,国家支农力度不断加大,镇里每年发放给农民的补贴资金共有28项,以前分别由民政、林业、农业、财政等4个部门管理,发放程序很繁琐。“当时我们有了一个想法,能不能像公务员领工资一样,凭一张存折就能把各种补贴发给农民?”
2004年,六安创新工作方法,为每户农民办了一张存折,所有的补助资金直接打到存折内,农民随时可以到信用社取钱。现在,六安市的600万农民、140多万农户,人人家里都有这样一张“一卡通”。
“针对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我们结合学习实践活动,不断动脑子,改进工作。”为了保障农民安全使用“一卡通”,六安市细化了领取机制,必须凭本人身份证或户口本才能取到钱。六安市财政局的同志诚恳地说,“只有我们用心,老百姓才能过得舒心。”
在大别山区采访,记者发现像“一卡通”这样方便老百姓的创新做法还有很多。河南省信阳市以村卫生所建设和村医培训为突破口,建立起农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络,农民“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区”正在成为现实。湖北省红安县实施“福彩安居工程”,采取“财政上拨一点、社会上集一点、各界捐一点、银行贷一点”的方式,新建住房10000余间,维修旧房10000余间,使全县人民彻底告别了危房。安徽省六安市在农村综合改革实践中,积极创新基层工作新机制,探索了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村村设立代理点,群众需要乡村政府办的各种事务,只需“动动嘴”,村干部就负责“跑腿”到乡镇行政服务中心,超过乡镇权限的,再由乡镇干部跑去县里,免费全程代农民办理。
在六安市2007年至2009年的财政预算中,记者看到,该市近3年仅用于落实重大民生工程的资金,就从占财政支出的4.5%,发展到2008年的7%,今年将达到7.12%。六安市的经济总量在安徽省只能算中等水平,人均水平更靠后,但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比例却位居前列,六安市市长张韶春的一席话满怀深情:“在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革命老区的人民义无反顾地牺牲自我,这种奉献精神感天动地。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老区人民同享改革发展成果。”
英雄的大别山正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昂首迈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上图为位于安徽省六安市市中心的皋城广场。 朱 江摄
下图为安徽六安裕安区团委组织共青团员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