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素描 刘玉秀,62岁,曾当选全国人大代表。1964年开始,刘玉秀带领全村群众修梯田,发展马铃薯等特色产业,使一个自然条件恶劣的贫困村走上了致富路。
如今的大坪村,一层层梯田,一泓泓蓄水塘,一座座日光温室,一派生机勃勃的气象。红瓦飞檐的住宅内,大屏幕彩电、摩托车、洗衣机等现代化家用电器一应俱全。村民们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红火。
40多年前,我嫁到大坪村时,家里只有百十斤小麦,是逢年过节才舍得吃的食粮。豌扁豆、莜麦等杂粮也不多,芸芥籽炒洋芋就是最好的菜。每逢阴雨天气,天上降大雨,房里下小雨,只好揭起竹席顶在头上挡雨。村里的地都是陡坡地,下点雨,水全跑了,所以产量也不高,粮食单产不到100斤,洋芋只能长鸡蛋那么大。
1964年,我们开始修梯田,土都是用背篼背;白天干农活,晚上打着马灯修梯田,冬天怕地冻上,日夜换班干。1975年,我们村人均产粮超过千斤,人均给国家交售300斤“超购粮”,当时还给我们村奖励了一台“东方红”拖拉机,我们可高兴了。如今,村里只要有劳力的,家家户户都有农用拖拉机。
1980年,“大坪粮食产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成为当时一条新闻,我们靠自己的双手实现了梯田化,全村的梯田达到了2700亩,以前的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田”。
之后,我们开始植树造林,治山治沟。道路两旁栽上了杨树、侧柏、云杉,2800多亩荒山种上了柠条,沟道筑谷坊,沟底修塘坝,实现了“小水不出地、大水不出沟”。
现在,我们村的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700亩以上,占全村耕地面积的60%以上;我们还建成了3万多吨的马铃薯集中贮藏库群和集收购、销售、贮藏于一体的马铃薯专业市场,成功注册了“陇上大坪”和“陇中大坪”两个精品商标。通过发展马铃薯、畜草、劳务三大支柱产业,开发蔬菜特色产业和以剪纸为主的文化产业,全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986元,大坪村已成功走上了一条“种草—养畜—沼气—肥田—增收”的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新路子。
(本报记者 李琛奇 通讯员 陈发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