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7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场馆建设着眼未来 体育产业迎来商机———广州亚运会筹备工作顺利推进纪实之三
本报记者 李 哲 邓海平

  广州南部,莲花山下,亚运城拔地而起。2010年亚运会期间,这里将有14000多名运动员和随队官员、上万名媒体人员、2800多名技术官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进驻。

  据介绍,考虑到赛后利用问题,广州市是从建社区的角度来建亚运城的。他们先按商品房的要求建起了运动员村、技术官员村、媒体村,再按照赛事标准进行相关配套。赛后,这些建筑将被开发成8000套左右的住宅;主媒体中心将被改建成一个大型购物中心;志愿者宿舍和运动员体能恢复训练中心实际是一所新建的中学。亚运会后,这里将是一个拥有高品质住宅、便利交通、齐全配套设施、优美自然环境的小区。

  在广州,1987年举办第六届全运会的天河体育中心,造就了以此为核心的天河商圈,并形成了广州新城市中轴线;2001年举办第九届全运会的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则造就了天河新东圃,引发了广州城市的东移。由此可以想见,借亚运会东风,广州南部将会加速发展。这也正好契合了广州城市的“南拓”战略,以亚运城为重要节点,赛后这里将发展成为超过百万人的城市新区。

  由于充分考虑到赛后利用,广州的亚运场馆分散在全市各个区位。广州市提升交通建设,到明年将新建7条地铁,确保覆盖80%的比赛场馆。

  “分散的场馆可能会对赛事的组织提出挑战,但是为了城市的长远发展,下大力气应对这个挑战是值得的。”广州亚组委常务副秘书长、广州市副市长许瑞生说。

  “作为体育消费群的骨干力量,广州的体育人口已经超过50%,而且还在迅速扩大。”广州市体育局局长刘江南介绍说,广州体育产业发展势头正劲。

  作为亚运会城市行动计划的一部分,广州体育产业园区的建成,将大大提高广州体育产业的发展速度。据悉,广州市与NBA的合作已经达成了初步意向,“我们致力发展体育产业园区的总部经济。NBA在地区总部和场馆周边都将建设产业链,这将极大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这也是各地争相引进赛事、建设产业园区的驱动力。”刘江南说。

  NBA中国CEO陈永正认为,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将使用73个比赛和训练场馆,其中新建场馆12个。借亚运会良机,广州体育资源分布将得到优化,极大地带动广州体育产业中的场馆经济。

  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司长刘扶民说,“2010年广州亚运会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在中国举行的又一个大型国际赛事,举办一届大型国际性体育赛事,能给举办城市的体育设施和体育产业结构完善起到十分明显的作用。”

  “亚运会的筹办为建筑、建材、IT、旅游、会展、体育等众多行业、企业提供了巨大商机,为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契机,这在当前比较特殊的经济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许瑞生的这个观点,得到了众多企业的赞同。

  健力宝将又一次以亚运会赞助商的身份走入大家的视野。据健力宝贸易有限公司李文杰介绍,签约广州亚运赞助商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他们就建立起了参与亚运会的整个活动平台。

  “广州亚运会无疑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拓展海外市场的良好平台。”加多宝集团总经理阳爱星这样认为。

  “广州亚组委将全心全意帮助赞助企业树立和推广品牌形象,提升企业知名度,开拓新的市场,创造互利共赢的局面。”许瑞生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