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旅游经济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09年7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家连线
用智慧开发西部旅游“宝藏”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 戴 斌

  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旅游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大众消费的发展阶段。近年来,我国西部旅游业快速发展,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对于西部旅游发展的决策者和运营主体而言,需要掌握旅游市场的规模、结构和消费特征。

  从旅游需求的角度来看,西部旅游发展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科学地把握当前旅游市场环境和区域旅游需求,特别是大众旅游需要的消费特征。我们要认清本地旅游经济的成长阶段和现实基础以及巨大潜力。

  其次,高度重视以散客旅游和自助旅游为代表的大众旅游新需求。我国旅游市场已经进入了散客化和自助游的发展阶段。国内旅游者经从旅行社组团的比例不到6%。这与旅游者的消费经验成熟有关,也和交通发达和社会便利程度有关。如果我们不主动适应大众旅游的散客化和自助旅游的特征,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第三,要有“积小为大”、“以空间换规模”的战略思想。在散客化和自助旅游为特征的大众化旅游时期,一方面每个地方都有着很大的潜在市场空间;另一方面每个旅游批次的接待量又可能很小。因此,我们要有积小量为大量的战略思想。另外,西部的地理空间和人文空间都很大,我们要以广袤的区域空间为战略腹地,走联合发展的道路,要高度重视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新型旅游宣传推广和促销策略。在目前的情况下,西部旅游的合作空间远远大于竞争空间。

  旅游产品必须与旅游市场的现实要求相呼应。在过去的30年中,西部为全国旅游业,特别是入境旅游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还要看到,西部旅游业的发展主要还是面向入境旅游市场,依托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做起来的,比如从重庆到宜昌的三峡线,桂林到阳朔的漓江线,还有丝绸之路线等。这些产品的主要特点还是面向观光的团队旅游。反复的营销和推广导致这几个景点游客聚集,产品迟迟得不到升级与创新,对环境有一定损伤。其实西部还有很多更美的、不为人知的地方。这些地方更能吸引散客旅游者,可是这些地方无论是可进入性还是可居留性都还不够便利。

  旅游产品应当深入到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间去。旅游是在“异乡”的时空环境中完成自己的“另一种”生活。只要本地老百姓发自内心地喜欢自己的城市和村镇,长期繁衍生息所沉淀下来的物质文明和非物质文明就会对远方的旅游者形成强烈而持久的吸引力。旅游业只有真正为当地老百姓带来福利,旅游业的长期繁荣才有根本的保障。

  西部总体经济并不发达,可也有像成都、重庆、西安这样的区域中心城市,他们是旅游者向往的地方。旅游者对这些地方的向往,不仅仅是由于所在地的自然风光,也是因为“同中有异”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也可以成为旅游资源,开发成旅游产品。这些旅游产品是需要新的商业智慧加以开发的资源宝藏。

  由于自然环境和发展进程的原因,西部地区还有很多待开发的旅游资源,大多数还养在深闺人未识。同时,这些地方的文化生态也很脆弱,需要以更为宽广的视野,更为创新的理念开发更多本地居民和异乡行者相互融合和共同守望的家园。

  只要我们自觉地遵循旅游经济发展的规律,自觉地把旅游业的发展融入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体系,我们的旅游市场空间就会越来越宽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