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生态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7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修复思路哪里来?
调查,研讨,既借智力又引投资
本报记者 隋明梅 徐文营

  韩元珍抬头仰望如洗的天空,再低头指指脚下洁净的街道,“你现今看这街这胡同儿干净得跟水洗过了一样,前些年可不是这样儿,我跟你说吧,那时候,这街上的煤灰厚着呢,脏得喘气儿都不舒服。”在城里工作居住的儿女们多次请她去同住,但她说,“现今,村里比城里干净多了,我去干什么?”在王平镇,像韩元珍这样的老人有几十位,有些还是从城里返回家乡居住的,因为家乡山绿了、水清了、空气干净了。

  2005年春天,门头沟区的山里人发现,眼前一下子多出很多区干部和乡镇干部的身影,他们一批又一批地奔走在山间小路上、村庄间、矿山中、弃井下,他们尤其喜欢在风雨天里到矿山和砂石场上转悠。

  夏天来到时,“转悠”的结果出来了:一份由门头沟区18个职能部门参与完成的调研报告形成并提交到北京市有关部门。报告显示:该区煤矿开采造成了地下采空面积45平方公里,危害面积达255平方公里;采砂使地表形成了长约8公里的大砂石坑,危害面积达4平方公里;历史遗留废弃矿场316处,煤矸石6亿吨,造成山体破坏12平方公里。

  这一份全区18个部门干部用脚底板走出来的调查报告,为启动生态修复工程提供了详实有力的决策依据。

  但是,生态修复该从哪里下手?修复该按什么思路展开?修复技术哪个最优?哪个最适合地处京西、欲建成首都西部屏障的门头沟?修复由谁实施?钱从哪里来?

  面临这些新课题,北京特有的地域文化特点让门头沟人找到了独特的解决办法。他们不是急急忙忙地在关闭和废弃的矿山上种树植草,而是走出了一条借脑又借力的治理路径————2005年8月和10月,这里连续举办了北京生态建设研讨会和首届北京生态修复国际论坛。

  两次会议集聚了国内外众多生态领域的专家,他们就北京市特别是门头沟区生态修复工作的理念和思路进行了研讨。研讨会不仅让全区干部群众系统地了解了最新最优的生态修复理论和技术,也广泛传播了该区生态修复工作的信息,从而吸引了很多国际国内资源参与、支持该区生态修复与产业结构调整。研讨会后,北京市科委确立该区为“北京市生态修复科技试验区”。

  2007年5月,“2007北京生态修复国际研讨会”又一次在门头沟召开,会议由全国人大环资委、科技部、北京市政府、中科院共同主办,会议确立门头沟区为“国家生态修复科技综合示范基地”。   “2008北京生态修复国际研讨会”的主题由生态修复扩展到生态文明,研讨内容由生态修复技术、生态修复工程延伸至生态产业开发和生态城建设。如果说前两届国际研讨会成功探索了生态修复的理念、内涵及其科技手段的话,那么,本届研讨会则就实现生态修复与区域产业发展相结合、将生态修复的公共性、示范性转变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做了重点探讨和交流。

  除了每年一次的生态修复研讨会,门头沟还集北京的地域优势,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国内13家科研机构分别开展了“门头沟区生态修复总体规划”及分规划研究,同时实施了生态服务功能、融资、政策研究、技术方案等7个专题研究,旨在全面、系统地了解该区生态资源、生态破坏的现状,并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该区生态资源进行科学评价,对各类生态破坏类型的修复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坚持不懈的研讨会,硬是研讨来了治理资金。4年下来,门头沟投在生态修复上的5000万元,竟然吸引了约12亿元的各路资金,算下来,这笔投入的资金拉动能力高达1:24。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