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区域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6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共克时艰 共享机遇 共谋发展
“泛珠三角”在深化合作中实现多赢
本报记者 顾 阳 周骁骏

  6月8日,广西人才大厦里人头攒动,一场针对广西贫困优秀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一卡通”的发放活动,吸引了众多毕业生的关注和参与。

  当天,2000名广西部分高校的贫困优秀毕业生获得了就业免费服务卡,持卡毕业生可在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湖南、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泛珠三角”9省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享受多项免费人才服务,如档案托管、落户等人事代理。

  据悉,这样的“泛珠三角区域高校毕业生就业一卡通”将发放20000张,标志着“泛珠”区域在切实推进劳务合作、促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与有效流动方面,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从日前结束的第五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高层论坛获悉,“泛珠”合作5年多来,通过实施劳动力有效流动、无障碍旅游、交通一体化、产业转移等合作,“泛珠”区域合作与发展已进入到以细节推动区域合作竞争力形成的阶段,资源配置的优化和整体成本的降低,将使得“泛珠”区域合作与发展向更深层次推进。

“泛珠”合作拉动效应显著

  “泛珠三角”区域是指以珠江水系为纽带,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经济相连的省区连为一体的经济合作区域,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9个省区,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简称“9+2”。

  2004年6月,首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在广州召开。会上,“9+2”各方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达成了“打破地区封锁,促进市场开放”和“创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的共识;同年9月,“泛珠”各方又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省会城市合作协议》,“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由此正式拉开序幕。

  此后5年,“泛珠三角”区域各方不断打破地区壁垒,在推动旅游、交通、劳务、环保等多方面达成了框架合作协议,资源的配置开始在更大的区域内流动。

  “泛珠三角”区域发展优势十分明显,9省区面积占全国五分之一,人口与经济总量均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泛珠”区域内既有广东、福建等沿海发达地区,也有湖南、江西、贵州、广西、云南等中西部欠发达省区,再加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整个“泛珠”区域不仅涵盖了中东西部的合作,还实现了内地与港澳的合作。

  据悉,5届“泛珠论坛”召开以来,累计签约项目1.46万个,总金额超过1.83万亿元;签署协议、宣言、备忘录超过110个。在“泛珠”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泛珠”合作的拉动效应正逐步显现———

  2008年,“泛珠”区域GDP总量达15900亿美元,而在2003年,这个数字仅为6300亿美元左右。从2004年到2008年,“泛珠”区域内地9个省区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12.9%,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

  从单个省区来看,“泛珠”合作前区域内的内地省区中,只有广东省GDP总量超万亿元;到了2008年,区域内增加了四川、福建和湖南3个GDP超过万亿元的省区,超万亿元省区总数达4个。

  “泛珠”合作成功搭建了论坛和洽谈会两大平台:通过论坛,合作各方确立了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基本原则、合作思路和合作重点;通过洽谈会,各地广泛开展了经贸交流与合作。正如第五届泛珠论坛暨洽谈会组委会名誉主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所说,“泛珠”合作自开展以来,给合作各方带来了切实利益,在区域合作中树立了典范和榜样,显示出了强大生机,展示出了广阔前景。

优势叠加提升综合实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集中体现在拥有若干综合实力强大、国际竞争力较高的经济区域。深入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有利于提升‘泛珠’区域的整体竞争力,形成更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经济发展高地。”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在第五届泛珠合作与发展高层论坛上说。

  目前,“泛珠三角”区域中既有经济“三大引擎”之一的“珠三角地区”和香港、澳门两个比较发达的特别行政区,又有极具发展前景和活力的一些特色经济发展区域————“风生水起”的北部湾经济区正在打造中国与东盟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广西正努力加快完善产业布局和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构建保税物流体系和我国西南地区出海国际大通道。未来,这里将成为我国沿海经济发展的新一极。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将助力中部崛起。2007年国家正式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既是湖南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也为“泛珠”各方加强区域产业合作提供了更大空间。

  刚刚获得国务院批准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正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不仅是福建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为拓展“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提供了新契机。

  此外,在“泛珠三角”区域内,还有加紧谋划、蓄势待发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海南生态旅游岛、成渝经济区、大湄公河次区域等,这些经济区域虽然层次各异、各具特色,但其定位均着眼于全国大局,具有地方区域“叠加”合作、领跑改革的全局性优势。专家指出,“泛珠”合作已通过互有或叠加经济圈政策进入了有效对接阶段,在利用国家优惠政策、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降低综合成本等方面产生巨大的“雪球效应”,有力推进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去年底,国务院批复《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将‘泛珠’合作纳入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泛珠’全面合作对于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增强我国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东省政府秘书长、“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秘书处副秘书长唐豪说。

多措并举深化区域互动

  在本次“泛珠论坛”上,广西提出“打造西江黄金水道”的计划,成为各方关注的议题之一。据悉,未来5年,广西将投入2600亿元建设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立体型交通网络,全力把广西打造成区域性国际交通枢纽。

  西江是珠江主干流,位于广西东部、广东西部,发源于云贵,直通港澳。长期以来,西江都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出海通道之一。有悠久航运历史的西江,其价值在今天又得到了重新的挖掘————承担起对接泛北部湾合作与“泛珠”区域合作的新使命,从而使区域合作产生叠加效应。通过西江水道,广西可以主动融入“珠三角”、主动对接广东,把其先进的管理、先进的技术引进来,并打通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水上通道。

  构建区域现代综合交通网络,一直是推进泛珠区域合作的基础条件和重要内容。据悉,“泛珠”各方将建立交通合作联席会议制度,设立交通合作专职小组,协调推动区域交通合作事宜。通过加强省际间交通建设的协调与衔接,大力推进公路、铁路、沿海港口、内河航运、航空等重大交通合作项目建设,加快构建便捷通畅、安全高效、开放合作的泛珠区域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共同建设“泛珠”与东盟对接的国际大通道。

  深化区域产业合作,是推进泛珠区域合作的核心和重点。按照实现区域产业优势互补、增强国际竞争力的目标,通过加强区域产业协作和战略合作,加快产业梯度转移,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泛珠”区域将形成发达的区域产业体系和协作配套、共同发展的产业布局。

  加强信息沟通,是“泛珠”各方密切联系的重要纽带,也是推进区域合作的重要手段。“泛珠”各方要积极探索区域信息资源整合机制,加强信息网络、信息服务、信息咨询、信息市场等建设,构建信息合作联盟,形成资源共享、服务泛珠、联结东盟、面向世界、功能齐全的信息服务体系。

  加强区域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是当前共同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要加快建立健全“泛珠”内地9省区应急管理应急联动机制,开展应急管理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公共安全体系相关标准和科技开发研究,推动应急平台互联互通,共同应对区域突发事件。据悉,年内“泛珠”内地9省区将召开应急管理合作联席会议,深化合作项目,提高区域整体应急保障能力和水平。

  此外,推进区域统一市场建设和信用体系建设、共享国家区域开发政策、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建设,以及加快“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泛北部湾合作对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开辟更大发展空间等一系列举措,深化了区域合作互动,促进了“泛珠”合作的纵深发展。

  “区域间的合作和良性互动,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各地区发挥比较优势、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样,是区域协调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应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涵之一。”范恒山说,各方深化合作,将进一步提升“泛珠三角”地区的经济结构和发展质量,有力提升区域的发展能力、潜力和整体竞争力。

  图①:6月9日至12日,广西南宁举办了第五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高层论坛暨经贸洽谈会,图为云南展馆正在向观众展示民族歌舞。            本报记者 童 政摄

  

  图②:6月10日,与会企业代表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展厅内共谋商机。“9+2”各方在南宁共谋合作,应对金融危机,绿城南宁掀起一股“泛珠”热潮。        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摄

  

  图③:6月10日,市民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选购海南特色的手工艺品。  丘明玉摄(新华社发)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